??怎么讀 ??的意思
“??”字共有1個讀音:
[xí]

漢字 | ?? |
---|---|
讀音 |
|
注音 |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隰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擴展B U+28EE5 |
其它編碼 | 五筆:bjgg 倉頡:nlamc 鄭碼:ykak 四角: |
筆順編碼 | 522511122431 |
筆順筆畫 | フ丨丨フ一一一丨丨丶ノ一 |
??字的意思
??字的基本解釋
??字的詳細解釋
??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隰【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4畫
〔古文〕??《唐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音習。《爾雅·釋地》下濕曰隰。《說文》阪下濕也。《釋名》隰,蟄也。蟄,濕意也。《書·禹貢》原隰底績。《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公羊傳·昭元年》下平曰隰。
又《詩·周頌》徂隰徂畛。《箋》隰謂新發田也。《疏》隰,指地形而言,則是未嘗墾發,故知謂新發田也。
又《左傳·桓三年》逐翼侯于汾隰。《註》汾隰,汾水邊也。《後漢·西羌傳》昔晉侯敗北戎于汾、隰。《註》二水名。○按汾隰,當從左傳註。
又地名。《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隰郕。《註》在懷縣西南。《前漢·地理志》西河郡隰成。
又《左傳·文十六年》先君蚡冒,所以服陘隰也。《註》陘隰,地名。
又《廣韻》州名。左傳曰:重耳居蒲,卽隰川州,故蒲城是也。漢爲蒲子縣後,魏齊周之閒爲沁州。隋爲隰州,以州前有泉下濕,蓋取下濕之義名之也。
又姓。《左傳·僖九年》齊隰朋帥師會秦師,納晉惠公。
又《集韻》悉協切,音燮。人名。春秋傳有公子隰。○按春秋襄八年,鄭人侵蔡,獲蔡公子燮。燮,榖梁傳作溼。釋文,溼,本又作隰,又音燮,是隰直與燮通用,不特音同也。《玉篇》同??。《集韻》或作??濕。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隰【卷十四】【??部】
阪下溼也。從???聲。似入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隰)阪下溼也。釋丘曰。下溼曰隰。又曰。陂者曰阪。下者曰隰。葢上隰指平地言之。下隰指阪言之。阪形固高、而其四旁窊溼處亦謂之隰也。許用後說者、以其字從??也。從??。?聲。似入切。七部。
* 網站為您提供??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