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陽子弟的讀音 龍陽子弟的意思
龍陽子弟 1.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 龍陽 : 1.指戰國魏男寵龍陽君。據《戰國策.魏策四》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后因以"龍陽"指男色。 子弟 : ①弟與子、侄等。與“父兄”相對:子弟亦何預人事。 ②年輕的一代。與“父老”相對:江東子弟|紈?fd35?子弟|子弟兵。 ③弟子;學生:使其子弟為卿。
- 龍
- 陽
- 子
- 弟
“龍陽子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óng yáng zǐ dì]
- 漢字注音:
- ㄌㄨㄙˊ ㄧㄤˊ ㄗˇ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龍陽子弟
- 是否常用:
- 否
“龍陽子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
網絡解釋
龍陽子弟
1.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
龍陽 : 1.指戰國魏男寵龍陽君。據《戰國策.魏策四》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后因以"龍陽"指男色。
子弟 : ①弟與子、侄等。與“父兄”相對:子弟亦何預人事。 ②年輕的一代。與“父老”相對:江東子弟|紈?fd35?子弟|子弟兵。 ③弟子;學生:使其子弟為卿。
“龍陽子弟”的單字解釋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陽】:1.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跟“陰”相對):陰陽二氣。2.太陽;日光:陽光。陽歷。陽坡。朝陽。向陽。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陽文。5.外露的;表面的:陽溝。陽奉陰違。6.指屬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陽宅。陽間。陽壽。7.帶正電的:陽電。陽極。8.指男性生殖器。9.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龍陽子弟”的相關詞語
* 龍陽子弟的讀音是:lóng yáng zǐ dì,龍陽子弟的意思:龍陽子弟 1.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 龍陽 : 1.指戰國魏男寵龍陽君。據《戰國策.魏策四》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后因以"龍陽"指男色。 子弟 : ①弟與子、侄等。與“父兄”相對:子弟亦何預人事。 ②年輕的一代。與“父老”相對:江東子弟|紈?fd35?子弟|子弟兵。 ③弟子;學生:使其子弟為卿。
基本解釋
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龍陽子弟
1.舊時指以男色侍人者。龍陽 : 1.指戰國魏男寵龍陽君。據《戰國策.魏策四》載: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問故,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內,有敢言美人者族。三國魏阮籍《詠懷》之十二﹕"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后因以"龍陽"指男色。
子弟 : ①弟與子、侄等。與“父兄”相對:子弟亦何預人事。 ②年輕的一代。與“父老”相對:江東子弟|紈?fd35?子弟|子弟兵。 ③弟子;學生:使其子弟為卿。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陽】:1.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存在于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中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跟“陰”相對):陰陽二氣。2.太陽;日光:陽光。陽歷。陽坡。朝陽。向陽。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陽文。5.外露的;表面的:陽溝。陽奉陰違。6.指屬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陽宅。陽間。陽壽。7.帶正電的:陽電。陽極。8.指男性生殖器。9.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