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龍尾道的讀音 龍尾道的意思

    龍尾道 “龍尾道”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高臺建筑,隨著建筑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后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跡,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 lóng
    • wěi
    • dào

    “龍尾道”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óng wěi dào]
    漢字注音:
    ㄌㄨㄥˊ ㄨㄟˇ ㄉㄠˋ
    簡繁字形:
    龍尾道
    是否常用:

    “龍尾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龍尾下垂,故名。借指朝廷。舊時城外至城上盤旋而上的道。

    辭典解釋

    龍尾道  lóng wěi dào  ㄌㄨㄥˊ ㄨㄟˇ ㄉㄠˋ  

    殿前甬道。因其形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而得名。
    《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上.安祿山傳》:「每過朝堂龍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唐.王建〈宮詞〉一○○首之二:「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網絡解釋

    龍尾道

    “龍尾道”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高臺建筑,隨著建筑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后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跡,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龍尾道”的單字解釋

    】: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隊尾。尾聲。3.跟在后面:尾隨。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結的事情:尾數。掃尾工作。5.量詞。用于魚:一尾魚。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馬尾(wěi)上的長毛:馬尾羅。2.蟋蟀等尾(wěi)部的針狀物:三尾兒。
    】: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龍尾道”的相關詞語

    * 龍尾道的讀音是:lóng wěi dào,龍尾道的意思:龍尾道 “龍尾道”起源于戰國時期的高臺建筑,隨著建筑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屈曲,宛如龍尾下垂,故謂之龍尾道。 “龍尾道”形式的踏道,到宋以后不再使用,但宋代的踏道形式,仍保留“龍尾道”的遺跡,如河南濟源濟瀆廟淵德殿遺址。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