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步走的讀音 齊步走的意思
齊步走 (軍事操練術語)齊步走是軍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隊列的整齊行進。 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時,左腳向前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身體重心稍向前傾。右腳照此法動作。邁左腳的同時,右手向前伸出。向前擺臂時,手臂伸直,小臂稍向里合。四指輕輕握攏,大拇指貼于食指第二關節處。手腕打直,位于四至第五衣扣之間。距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稍向外擺,距身體30厘米。行進時,手腳協調,上體保持正直,兩眼目視前方。
- 齊
- 步
- 走
“齊步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bù zǒu]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ㄅㄨˋ ㄗㄡˇ
- 簡繁字形:
- 齊步走
- 是否常用:
- 是
“齊步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齊步走 qíbùzǒu
(1) [quick march] [軍]∶以整齊的步伐行走
(2) [Quick time, march!] 口令。命令隊伍以整齊的步伐前進
網絡解釋
齊步走 (軍事操練術語)
齊步走是軍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隊列的整齊行進。
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時,左腳向前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身體重心稍向前傾。右腳照此法動作。邁左腳的同時,右手向前伸出。向前擺臂時,手臂伸直,小臂稍向里合。四指輕輕握攏,大拇指貼于食指第二關節處。手腕打直,位于四至第五衣扣之間。距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稍向外擺,距身體30厘米。行進時,手腳協調,上體保持正直,兩眼目視前方。
“齊步走”的單字解釋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步】:1.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腳步:正步。跑步。寸步難移。走了一步棋。2.階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順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這一步。4.舊制長度單位,1步等于5尺。5.用腳走:步入會場。亦步亦趨。6.踩;踏:步人后塵。7.用腳步等量地:步一步這塊地夠不夠三畝。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鹽步。祿步。炭步(都在廣東)。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齊步走”的相關詞語
“齊步走”造句
同學們什么叫齊步走,就是在你們逛街的基礎上,把你們的雙手從褲兜中拿出來,前后擺動,好,聽口令:"齊步走"。
齊步走教官再一聲令下,同學們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出左腳踩上了別人的右腳,出右手打上了別人的左手,只聽疼痛吆呼聲、責備聲、嘆息聲,一應俱全。
起立,關機,提包,微笑,抬腿,齊步走!方向:快樂之家。下班口令已經送到你手頭,快松開緊皺的眉頭,把悠閑自在裝進心頭,愿你開心無盡頭。
他們不會讓你這樣,他們想要你一直精力充沛,齊步走,歡呼和揮旗子還不是因為性變得酸臭不值錢了?
“稍息”、“立正”、“齊步走”是體育課上最常聽到的命令。
齊步走,揮旗子,喊口號,還不是些個*欲變得酸臭撲鼻子?
我們沿著黃梨齊步走。
全體方隊成員立即從齊步走改為正步走,帽子、下顎、胸膛、手臂、腳尖、佩槍,六條線筆直,腳底板踏得大地咔咔作響,這樣的場景似乎才是最激動人心的。
然而就在齊步走剛有點起色時,教官又讓我們學習了正步和跑步走。
目前,大部分少年軍校每年都選擇了最簡便易行的“齊步走”,低年級與高年級間沒有銜接、內容重復,使學生失去軍訓興趣。
* 齊步走的讀音是:qí bù zǒu,齊步走的意思:齊步走 (軍事操練術語)齊步走是軍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隊列的整齊行進。 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時,左腳向前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身體重心稍向前傾。右腳照此法動作。邁左腳的同時,右手向前伸出。向前擺臂時,手臂伸直,小臂稍向里合。四指輕輕握攏,大拇指貼于食指第二關節處。手腕打直,位于四至第五衣扣之間。距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稍向外擺,距身體30厘米。行進時,手腳協調,上體保持正直,兩眼目視前方。
基本解釋
齊步走 qíbùzǒu
(1) [quick march] [軍]∶以整齊的步伐行走
(2) [Quick time, march!] 口令。命令隊伍以整齊的步伐前進
齊步走 (軍事操練術語)
齊步走是軍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隊列的整齊行進。當聽到齊步走的口令時,左腳向前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后腳掌的順序,身體重心稍向前傾。右腳照此法動作。邁左腳的同時,右手向前伸出。向前擺臂時,手臂伸直,小臂稍向里合。四指輕輕握攏,大拇指貼于食指第二關節處。手腕打直,位于四至第五衣扣之間。距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稍向外擺,距身體30厘米。行進時,手腳協調,上體保持正直,兩眼目視前方。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步】:1.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腳步:正步。跑步。寸步難移。走了一步棋。2.階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順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這一步。4.舊制長度單位,1步等于5尺。5.用腳走:步入會場。亦步亦趨。6.踩;踏:步人后塵。7.用腳步等量地:步一步這塊地夠不夠三畝。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鹽步。祿步。炭步(都在廣東)。
【走】:1.人或鳥獸的腳交互向前移動:行走。走路。孩子會走了。馬不走了。2.跑:奔走。3.(車、船等)運行;移動;挪動:鐘不走了。這條船一個鐘頭能走三十里。你這步棋走壞了。4.趨向;呈現某種趨勢:走紅。走熱。5.離開;去:車剛走。我明天要走了。請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辭):她還這么年輕就走了。7.(親友之間)來往:走娘家。走親戚。他們兩家走得很近。8.通過:咱們走這個門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氣。走風。說走了嘴。10.姓。
同學們什么叫齊步走,就是在你們逛街的基礎上,把你們的雙手從褲兜中拿出來,前后擺動,好,聽口令:"齊步走"。
齊步走教官再一聲令下,同學們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出左腳踩上了別人的右腳,出右手打上了別人的左手,只聽疼痛吆呼聲、責備聲、嘆息聲,一應俱全。
起立,關機,提包,微笑,抬腿,齊步走!方向:快樂之家。下班口令已經送到你手頭,快松開緊皺的眉頭,把悠閑自在裝進心頭,愿你開心無盡頭。
他們不會讓你這樣,他們想要你一直精力充沛,齊步走,歡呼和揮旗子還不是因為性變得酸臭不值錢了?
“稍息”、“立正”、“齊步走”是體育課上最常聽到的命令。
齊步走,揮旗子,喊口號,還不是些個*欲變得酸臭撲鼻子?
我們沿著黃梨齊步走。
全體方隊成員立即從齊步走改為正步走,帽子、下顎、胸膛、手臂、腳尖、佩槍,六條線筆直,腳底板踏得大地咔咔作響,這樣的場景似乎才是最激動人心的。
然而就在齊步走剛有點起色時,教官又讓我們學習了正步和跑步走。
目前,大部分少年軍校每年都選擇了最簡便易行的“齊步走”,低年級與高年級間沒有銜接、內容重復,使學生失去軍訓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