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梁的讀音 齊梁的意思
齊梁 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東晉北府兵將領劉裕廢恭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以別于唐宋之趙宋。從此,中國的南方進入南朝時期。南朝先后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更替,每個朝代都很短暫,各存在了幾十年。齊、梁兩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齊朝歷七帝、時23年,梁朝歷四帝,時55年。兩朝帝皆蕭氏子孫,死后歸葬故里丹陽。
- 齊
- 梁
“齊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 liáng]
- 漢字注音:
- ㄑㄧˊ ㄌㄧㄤˊ
- 簡繁字形:
- 齊梁
- 是否常用:
- 否
“齊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齊梁是南北朝時期偏安于南方的兩個王朝。由于政治腐敗﹐國勢不振,統治時間都很短。后因以"齊梁"指奢靡衰敗的局勢。 2.見"齊梁體"。
網絡解釋
齊梁
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東晉北府兵將領劉裕廢恭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以別于唐宋之趙宋。從此,中國的南方進入南朝時期。南朝先后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更替,每個朝代都很短暫,各存在了幾十年。齊、梁兩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齊朝歷七帝、時23年,梁朝歷四帝,時55年。兩朝帝皆蕭氏子孫,死后歸葬故里丹陽。
“齊梁”的單字解釋
【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
“齊梁”的相關成語
“齊梁”的相關詞語
* 齊梁的讀音是:qí liáng,齊梁的意思:齊梁 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東晉北府兵將領劉裕廢恭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以別于唐宋之趙宋。從此,中國的南方進入南朝時期。南朝先后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更替,每個朝代都很短暫,各存在了幾十年。齊、梁兩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齊朝歷七帝、時23年,梁朝歷四帝,時55年。兩朝帝皆蕭氏子孫,死后歸葬故里丹陽。
基本解釋
1.齊梁是南北朝時期偏安于南方的兩個王朝。由于政治腐敗﹐國勢不振,統治時間都很短。后因以"齊梁"指奢靡衰敗的局勢。 2.見"齊梁體"。齊梁
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東晉北府兵將領劉裕廢恭帝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以別于唐宋之趙宋。從此,中國的南方進入南朝時期。南朝先后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更替,每個朝代都很短暫,各存在了幾十年。齊、梁兩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齊朝歷七帝、時23年,梁朝歷四帝,時55年。兩朝帝皆蕭氏子孫,死后歸葬故里丹陽。【齊】:[qí]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3.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4.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6.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jì]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齊藥也。后作“劑”。2.藥劑:處齊不過數種。后作“劑”。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齊。4.成功;成熟:事能得齊。后作“濟”。[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齋”。2.齋戒:齊三日而后行。3.莊敬:齊莊。齊嚴。
【梁】:1.架在墻上或柱子上支撐房頂的橫木:房梁。2.橋:橋梁。3.物體中間隆起成長條的部分:鼻梁。山梁。4.朝代名。1.南朝之一(502—557)。蕭衍滅南齊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也稱蕭梁。為陳所滅。2.五代之一(907—923)。朱溫滅唐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為后唐所滅。5.戰國時魏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后,改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