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齍怎么讀 齍的意思

    “齍”字共有1個讀音: [zī]  
    齍
    漢字
    讀音 [zī]
    注音
    部首 [齊]  齊字旁
    筆畫 總筆畫:19 部外:5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F4D
    其它編碼 五筆:yvul|yjlf 倉頡:yxbt 鄭碼:synl 四角:00102
    筆順編碼 4143253354321125221
    筆順筆畫 丶一丶ノ丨フノノフ丶ノ丨一一丨フ丨丨一
    筆順名稱 點 橫 點 撇 豎 橫折鉤 撇 撇 豎提 捺 撇 豎 橫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齍字的意思

    1.古代盛谷物的祭器:“凡祭祀,贊玉齍。”

    2.古同“”,稷,谷物:“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

    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ī ㄗˉ

    古代盛谷物的祭器:“凡祭祀,贊玉齍。” 古同“”,稷,谷物:“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

    齍字的詳細解釋

    齍字的辭典解釋

    齍ㄗzī 名

    盛黍稷的祭器。《說文解字·皿部》:「齍,黍稷器,所以祀者。」《周禮·天官·九嬪》:「凡祭祀,贊玉齍。」

    黍稷。《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使六官之人共奉之。」漢·鄭玄·注:「齍,讀為粢。六粢謂六谷:黍、稷、稻、粱、麥、苽。」通「粢」。

    康熙字典解釋

    齍【亥集下】【齊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黍稷器,所以祀者。《周禮·春官·大宗伯》奉玉齍。

    又與粢同。《周禮·春官·世婦》共齍盛。

    又《集韻》牋西切,音齎。

    又才詣切,音嚌。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齍【卷五】【皿部】

    黍稷在器以祀者。從皿齊聲。即夷切

    說文解字注

    (齍)黍稷器。所?祀者。各本作黍稷在器以祀者。則與盛義不別。今從韻會本。按周禮一書。或兼言齍盛。或單言齍、單言盛。皆言祭祀之事。他事絕不言齍盛。故許皆云以祀者。兼言齍盛。若甸師、春人、肆師、小祝是也。單言齍。若大宗伯、小宗伯、大祝是也。單言盛。若饎人、廩人是也。小宗伯逆齍注云。受饎人之盛以入。然則齍盛可互偁也。甸師注云。秶、稷也。榖者稷爲長。是以名云。肆師注云。秶、六榖也。大祝注云。秶號謂黍稷皆有名號也。春人注云。齍盛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以爲簠簋實。經文齍字、注三易爲秶。而小宗伯六齍注云。齍讀爲秶。六秶謂六榖。黍稷稻粱麥苽。此則易齍爲秶之恉。謂齍秶古今字也。考毛詩甫田作齊、亦作齍。用古文。禮記作秶盛。用今文。是則齍秶爲古今字憭然。左傳作秶盛。則用今字之始。左傳曰。絜秶豐盛。毛曰。器實曰齍。在器曰盛。鄭注周禮。齍或專訓稷。或訓黍稷稻粱。盛則皆訓在器。是則齍之與盛別者、齍謂榖也。盛謂在器也。許則云器曰齍。實之則曰盛。似與毛、鄭異。葢許主說字。其字從皿。故謂其器可盛黍稷曰齍。要之齍可盛黍稷、而因謂其所盛黍稷曰齍。凡文字故訓引伸每多如是。說經與說字不相妨也。從皿。??聲。??、禾麥吐?上平也。形聲包會意。卽夷切。十五部。

    齍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