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麻鷺的讀音 黑冠麻鷺的意思
辭典解釋黑冠麻鷺 hēi guān má lù 動物名。鸛形目鷺科。頭部有冠羽。成鳥背部暗紅褐色,綴有黑色橫紋。腹部黃褐色,亦雜有斑紋,胸頸紅褐色。喉部至腹部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雛鳥全身大致呈灰褐色,滿布斑紋。產于大陸西南、東南至臺灣一帶,在臺灣繁殖且終年可見。在低海拔山區的樹林下活動覓食,以蛙類、昆蟲等為食。每年二月至七月為繁殖季節,以枯枝為材料,筑巢于樹上枝椏間,每窩產三至五個白色卵。因警覺性高,不易被發現。
- 黑
- 冠
- 麻
- 鷺
“黑冠麻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ēi guān má lù]
- 漢字注音:
- ㄏㄟ ㄍㄨㄢ ㄇㄚˊ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黑冠麻鷺
- 是否常用:
- 否
“黑冠麻鷺”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黑冠麻鷺 hēi guān má lù ㄏㄟ ㄍㄨㄢ ㄇㄚˊ ㄌㄨˋ 動物名。鸛形目鷺科。頭部有冠羽。成鳥背部暗紅褐色,綴有黑色橫紋。腹部黃褐色,亦雜有斑紋,胸頸紅褐色。喉部至腹部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雛鳥全身大致呈灰褐色,滿布斑紋。產于大陸西南、東南至臺灣一帶,在臺灣繁殖且終年可見。在低海拔山區的樹林下活動覓食,以蛙類、昆蟲等為食。每年二月至七月為繁殖季節,以枯枝為材料,筑巢于樹上枝椏間,每窩產三至五個白色卵。因警覺性高,不易被發現。
網絡解釋
“黑冠麻鷺”的單字解釋
【黑】:1.像煤或墨的顏色(跟“白”相對):黑板。黑白分明。白紙黑字。臉都曬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兒。起早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開的:黑市。黑話。黑戶。黑社會。5.壞;狠毒:黑心腸。這種人心太黑。6.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鷺】:同“鷺”。
“黑冠麻鷺”的相關詞語
* 黑冠麻鷺的讀音是:hēi guān má lù,黑冠麻鷺的意思:辭典解釋黑冠麻鷺 hēi guān má lù 動物名。鸛形目鷺科。頭部有冠羽。成鳥背部暗紅褐色,綴有黑色橫紋。腹部黃褐色,亦雜有斑紋,胸頸紅褐色。喉部至腹部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雛鳥全身大致呈灰褐色,滿布斑紋。產于大陸西南、東南至臺灣一帶,在臺灣繁殖且終年可見。在低海拔山區的樹林下活動覓食,以蛙類、昆蟲等為食。每年二月至七月為繁殖季節,以枯枝為材料,筑巢于樹上枝椏間,每窩產三至五個白色卵。因警覺性高,不易被發現。
辭典解釋
黑冠麻鷺 hēi guān má lù ㄏㄟ ㄍㄨㄢ ㄇㄚˊ ㄌㄨˋ動物名。鸛形目鷺科。頭部有冠羽。成鳥背部暗紅褐色,綴有黑色橫紋。腹部黃褐色,亦雜有斑紋,胸頸紅褐色。喉部至腹部中央有黑褐色縱紋。雛鳥全身大致呈灰褐色,滿布斑紋。產于大陸西南、東南至臺灣一帶,在臺灣繁殖且終年可見。在低海拔山區的樹林下活動覓食,以蛙類、昆蟲等為食。每年二月至七月為繁殖季節,以枯枝為材料,筑巢于樹上枝椏間,每窩產三至五個白色卵。因警覺性高,不易被發現。
【黑】:1.像煤或墨的顏色(跟“白”相對):黑板。黑白分明。白紙黑字。臉都曬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兒。起早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開的:黑市。黑話。黑戶。黑社會。5.壞;狠毒:黑心腸。這種人心太黑。6.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鷺】:同“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