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舊城的讀音 鳳山縣舊城的意思
辭典解釋鳳山縣舊城 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 高雄市古跡,位于左營區。創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原為土城,共有四門,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曾在城上安置大炮。但經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后,鳳山的行政中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市)?,原有土城被稱為「舊城」。嘉慶年間曾將行政中心遷回,道光年間又把土城改建為石城,但因當時知縣病死,被視為不吉,舊城又被廢棄,從此年久失修。目前僅殘留東(鳳儀門)?、北(拱辰門)?、南(啟文門)?三城門及部分墻垣,西門則已傾圯。屬一級古跡。
- 鳳
- 山
- 縣
- 舊
- 城
“鳳山縣舊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
- 漢字注音:
- ㄈㄥˋ ㄕㄢ ㄒㄧㄢˋ ㄐㄧㄡˋ ㄔㄥˊ
- 簡繁字形:
- 鳳山縣舊城
- 是否常用:
- 否
“鳳山縣舊城”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鳳山縣舊城 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 ㄈㄥˋ ㄕㄢ ㄒㄧㄢˋ ㄐㄧㄡˋ ㄔㄥˊ 高雄市古跡,位于左營區。創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原為土城,共有四門,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曾在城上安置大炮。但經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后,鳳山的行政中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市)?,原有土城被稱為「舊城」。嘉慶年間曾將行政中心遷回,道光年間又把土城改建為石城,但因當時知縣病死,被視為不吉,舊城又被廢棄,從此年久失修。目前僅殘留東(鳳儀門)?、北(拱辰門)?、南(啟文門)?三城門及部分墻垣,西門則已傾圯。屬一級古跡。
網絡解釋
“鳳山縣舊城”的單字解釋
【鳳】:同“鳳”。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縣】:[xiàn]1.古稱天子所居之地。2.地方行政區劃名。3.謂以其地為縣。4.引申為侵占別國土地。5.縣官。6.特指赤縣。[xuán]1.掛。2.古稱懸掛的樂器,如鐘磬等。3.懸鐘磬之具。4.維繫;拴繫;繫聯。5.差距;遠。6.揭示;頒立。7.懸賞。8.秤錘。9.稱量;衡量。10.祭名。11.姓。
【舊】:同“舊”。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
“鳳山縣舊城”的相關詞語
* 鳳山縣舊城的讀音是: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鳳山縣舊城的意思:辭典解釋鳳山縣舊城 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 高雄市古跡,位于左營區。創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原為土城,共有四門,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曾在城上安置大炮。但經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后,鳳山的行政中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市)?,原有土城被稱為「舊城」。嘉慶年間曾將行政中心遷回,道光年間又把土城改建為石城,但因當時知縣病死,被視為不吉,舊城又被廢棄,從此年久失修。目前僅殘留東(鳳儀門)?、北(拱辰門)?、南(啟文門)?三城門及部分墻垣,西門則已傾圯。屬一級古跡。
辭典解釋
鳳山縣舊城 fèng shān xiàn jiù chéng ㄈㄥˋ ㄕㄢ ㄒㄧㄢˋ ㄐㄧㄡˋ ㄔㄥˊ高雄市古跡,位于左營區。創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原為土城,共有四門,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曾在城上安置大炮。但經五十一年林爽文事件后,鳳山的行政中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市)?,原有土城被稱為「舊城」。嘉慶年間曾將行政中心遷回,道光年間又把土城改建為石城,但因當時知縣病死,被視為不吉,舊城又被廢棄,從此年久失修。目前僅殘留東(鳳儀門)?、北(拱辰門)?、南(啟文門)?三城門及部分墻垣,西門則已傾圯。屬一級古跡。
【鳳】:同“鳳”。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縣】:[xiàn]1.古稱天子所居之地。2.地方行政區劃名。3.謂以其地為縣。4.引申為侵占別國土地。5.縣官。6.特指赤縣。[xuán]1.掛。2.古稱懸掛的樂器,如鐘磬等。3.懸鐘磬之具。4.維繫;拴繫;繫聯。5.差距;遠。6.揭示;頒立。7.懸賞。8.秤錘。9.稱量;衡量。10.祭名。11.姓。
【舊】:同“舊”。
【城】:1.城墻:城外。萬里長城。2.城墻以內的地方:城區。東城。3.城市(跟“鄉”相對):山城。進城。滿城風雨。連下數城。城鄉物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