鰍魚的讀音 鰍魚的意思
鰍魚 鰍魚,又稱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藥每100克可食部約含蛋白質18.8-22.6克,脂肪2.2克,還含鈣、磷等礦物質。中醫認為,鰍魚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祛濕邪之功效。鰍魚補而味清,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統的食療上品。
- 鰍
- 魚
“鰍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iū yú]
- 漢字注音:
- ㄑㄧㄡ ㄩˊ
- 簡繁字形:
- 鰍魚
- 是否常用:
- 否
“鰍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鰍魚"。 2.即泥鰍。
網絡解釋
鰍魚
鰍魚,又稱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藥每100克可食部約含蛋白質18.8-22.6克,脂肪2.2克,還含鈣、磷等礦物質。中醫認為,鰍魚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祛濕邪之功效。鰍魚補而味清,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統的食療上品。
“鰍魚”的單字解釋
【鰍】:魚類的一科。泥鰍是常見的一種。
【魚】:1.脊椎動物的一大類,生活在水中,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化,一般身體側扁,有鱗和鰭,用鰓呼吸。種類極多,包括軟骨魚和硬骨魚兩類。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鰍魚”的相關詞語
* 鰍魚的讀音是:qiū yú,鰍魚的意思:鰍魚 鰍魚,又稱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藥每100克可食部約含蛋白質18.8-22.6克,脂肪2.2克,還含鈣、磷等礦物質。中醫認為,鰍魚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祛濕邪之功效。鰍魚補而味清,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統的食療上品。
基本解釋
1.亦作"鰍魚"。 2.即泥鰍。鰍魚
鰍魚,又稱泥鰍,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后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于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布于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朝鮮、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入藥每100克可食部約含蛋白質18.8-22.6克,脂肪2.2克,還含鈣、磷等礦物質。中醫認為,鰍魚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氣、祛濕邪之功效。鰍魚補而味清,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統的食療上品。【鰍】:魚類的一科。泥鰍是常見的一種。
【魚】:1.脊椎動物的一大類,生活在水中,體溫隨外界溫度而變化,一般身體側扁,有鱗和鰭,用鰓呼吸。種類極多,包括軟骨魚和硬骨魚兩類。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