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的讀音 髭蟾的意思
髭蟾 髭蟾(學名:Vibrissa 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 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 髭
- 蟾
“髭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ī chán]
- 漢字注音:
- ㄗ ㄔ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髭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亦稱“胡子蟾”。
網絡解釋
髭蟾
髭蟾(學名:Vibrissa 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
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髭蟾”的單字解釋
“髭蟾”的相關詞語
* 髭蟾的讀音是:zī chán,髭蟾的意思:髭蟾 髭蟾(學名:Vibrissa 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 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
基本解釋
亦稱“胡子蟾”。髭蟾
髭蟾(學名:Vibrissa phora)為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動物統稱。髭蟾為中國特有屬,成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蝌蚪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髭蟾成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面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