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鞌的讀音 馬鞌的意思
馬鞌 《新唐書·地理志三》:“﹝ 太原府 太原郡 ﹞土貢:銅鏡、鐵鏡、馬鞌、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
- 馬
- 鞌
“馬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ǎ ān]
- 漢字注音:
- ㄇㄚˇ ㄢ
- 簡繁字形:
- 馬鞌
- 是否常用:
- 否
“馬鞌”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馬鞌
《新唐書·地理志三》:“﹝ 太原府 太原郡 ﹞土貢:銅鏡、鐵鏡、馬鞌、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
“馬鞌”的單字解釋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鞌】:同“鞍”。
“馬鞌”的相關詞語
* 馬鞌的讀音是:mǎ ān,馬鞌的意思:馬鞌 《新唐書·地理志三》:“﹝ 太原府 太原郡 ﹞土貢:銅鏡、鐵鏡、馬鞌、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
馬鞌
《新唐書·地理志三》:“﹝ 太原府 太原郡 ﹞土貢:銅鏡、鐵鏡、馬鞌、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鞌】:同“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