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踏的讀音 騰踏的意思
騰踏 亦作“ 騰蹋 ”。 1.提起腳踏或踢。 唐 顧況 《險竿歌》:“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資治通鑒·唐則天后神功元年》:“丁卯, 昭德 、 俊臣 同棄市……仇家爭噉 俊臣 之肉,斯須而盡,抉眼剝面,披腹出心,騰蹋成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不遺一矢,伏炮機發,使□自踐藉,人馬騰踏死者四、五萬。公(袁可立)心疑之。”特指舞蹈的踢腿踏腳。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五:“熨帖新巾來與裹,猶看騰踏少年場。”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舞有骨塵舞、胡旋舞,俱于小圓毬子上縱橫騰踏,兩足不離毬上。”
- 騰
- 踏
“騰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éng tà]
- 漢字注音:
- ㄊㄥˊ ㄊㄚˋ
- 簡繁字形:
- 騰踏
- 是否常用:
- 否
“騰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騰蹋"。 2.提起腳踏或踢。 3.指高抬腿行進;奔騰。 4.飛騰。 5.喻宦途得意。 辭典解釋
騰踏 téng tà ㄊㄥˊ ㄊㄚˋ 飛行絕跡。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高聲的邊走邊唱。
唐.王建〈水夫謠〉:「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歌。」
網絡解釋
騰踏
亦作“ 騰蹋 ”。 1.提起腳踏或踢。 唐 顧況 《險竿歌》:“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資治通鑒·唐則天后神功元年》:“丁卯, 昭德 、 俊臣 同棄市……仇家爭噉 俊臣 之肉,斯須而盡,抉眼剝面,披腹出心,騰蹋成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不遺一矢,伏炮機發,使□自踐藉,人馬騰踏死者四、五萬。公(袁可立)心疑之。”特指舞蹈的踢腿踏腳。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五:“熨帖新巾來與裹,猶看騰踏少年場。”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舞有骨塵舞、胡旋舞,俱于小圓毬子上縱橫騰踏,兩足不離毬上。”
“騰踏”的單字解釋
“騰踏”的相關詞語
* 騰踏的讀音是:téng tà,騰踏的意思:騰踏 亦作“ 騰蹋 ”。 1.提起腳踏或踢。 唐 顧況 《險竿歌》:“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資治通鑒·唐則天后神功元年》:“丁卯, 昭德 、 俊臣 同棄市……仇家爭噉 俊臣 之肉,斯須而盡,抉眼剝面,披腹出心,騰蹋成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不遺一矢,伏炮機發,使□自踐藉,人馬騰踏死者四、五萬。公(袁可立)心疑之。”特指舞蹈的踢腿踏腳。 唐 司空圖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詩之五:“熨帖新巾來與裹,猶看騰踏少年場。”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舞有骨塵舞、胡旋舞,俱于小圓毬子上縱橫騰踏,兩足不離毬上。”
基本解釋
1.亦作"騰蹋"。 2.提起腳踏或踢。 3.指高抬腿行進;奔騰。 4.飛騰。 5.喻宦途得意。辭典解釋
騰踏 téng tà ㄊㄥˊ ㄊㄚˋ飛行絕跡。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高聲的邊走邊唱。
唐.王建〈水夫謠〉:「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