駮議的讀音 駮議的意思
辭典解釋駮議 bó yì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持不同意見。 《后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
- 駮
- 議
“駮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ó yì]
- 漢字注音:
- ㄅㄛˊ ㄧˋ
- 簡繁字形:
- 駮議
- 是否常用:
- 否
“駮議”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駮議 bó yì ㄅㄛˊ ㄧˋ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持不同意見。
《后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
網絡解釋
“駮議”的單字解釋
“駮議”的相關詞語
* 駮議的讀音是:bó yì,駮議的意思:辭典解釋駮議 bó yì 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持不同意見。 《后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
辭典解釋
駮議 bó yì ㄅㄛˊ ㄧˋ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后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持不同意見。
《后漢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