駑怎么讀 駑的意思
“駑”字共有1個讀音:
[nú]

漢字 | 駑 |
---|---|
讀音 |
|
注音 | ㄋㄨˊ |
部首 | [馬] 馬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5 |
異體字 | 駑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駑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D1 |
其它編碼 | 五筆:vccu|vcco 倉頡:vesqf 鄭碼:zmxc 四角:47327 |
筆順編碼 | 531541211254444 |
筆順筆畫 | フノ一フ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撇點 撇 橫 橫撇/橫鉤 捺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
駑字的意思
1.劣馬,走不快的馬:駑駘(“駘”也是劣馬,喻庸才)。駑馬十駕(喻愚鈍的人只要不斷努力,也能有成就)。
2.喻愚鈍無能:駑鈍。駑弱。駑散(愚鈍懶散)。駑蹇(喻才能平庸低下)。
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駑
nú ㄋㄨˊ
劣馬,走不快的馬:駑駘(“駘”也是劣馬,喻庸才)。駑馬十駕(喻愚鈍的人只要不斷努力,也能有成就)。 喻愚鈍無能:駑鈍。駑弱。駑散(愚鈍懶散)。駑蹇(喻才能平庸低下)。英語 tired, old horse; old, weak
德語 langsames Pferd (S)?,schwerf?llig (Adj)?,stupide (Adj)
法語 rosse,mauvais cheval
駑字的詳細解釋
駑字的辭典解釋
駑ㄋㄨˊnú 名
劣馬、能力低劣的馬。《玉篇·馬部》:「駑,最下馬也。」《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駑駿雜而不分兮。」
形低劣、不好的。《戰國策·秦策四》:「天下莫強于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斗,而駑犬受其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駑牛可以負重致遠。」
軟弱無力。《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性復疏懶,筋駑肉緩。」
比喻才力淺薄、愚鈍無能。如:「駑才」、「駑鈍」。《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康熙字典解釋
駑【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乃都切《集韻》《韻會》農都切,??音奴。《玉篇》最下馬也。《正字通》馬頓劣也。凡馬給宮中之役者曰駑。駑駘皆下乗。皮日休曰:造父善御,不能御駑駘。陽貨者,仲尼之駑駘也。
說文解字解釋
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