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文字的讀音 馬雅文字的意思
辭典解釋馬雅文字 mǎ yǎ wén zì 一種以神明和鬼怪頭像為主要表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寫在鹿皮或無花果樹皮紙上,有些則刻在石頭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天文、歷算,以及祭典儀式的文獻。因西班牙入侵后,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毀,只留下三卷殘本,現代學者只能解讀部分文字。
- 馬
- 雅
- 文
- 字
“馬雅文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ǎ yǎ wén zì]
- 漢字注音:
- ㄇㄚˇ ㄧㄚˇ ㄨㄣˊ ㄗˋ
- 簡繁字形:
- 馬雅文字
- 是否常用:
- 否
“馬雅文字”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馬雅文字 mǎ yǎ wén zì ㄇㄚˇ ㄧㄚˇ ㄨㄣˊ ㄗˋ 一種以神明和鬼怪頭像為主要表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寫在鹿皮或無花果樹皮紙上,有些則刻在石頭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天文、歷算,以及祭典儀式的文獻。因西班牙入侵后,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毀,只留下三卷殘本,現代學者只能解讀部分文字。
網絡解釋
“馬雅文字”的單字解釋
【馬】:同“馬”。
【雅】:[yǎ]1.合乎規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樂歌,《詩經》中詩篇的一類。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雅教。5.姓。6.交情:無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極:雅以為美。[yā]同“鴉”。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馬雅文字”的相關詞語
* 馬雅文字的讀音是:mǎ yǎ wén zì,馬雅文字的意思:辭典解釋馬雅文字 mǎ yǎ wén zì 一種以神明和鬼怪頭像為主要表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寫在鹿皮或無花果樹皮紙上,有些則刻在石頭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天文、歷算,以及祭典儀式的文獻。因西班牙入侵后,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毀,只留下三卷殘本,現代學者只能解讀部分文字。
辭典解釋
馬雅文字 mǎ yǎ wén zì ㄇㄚˇ ㄧㄚˇ ㄨㄣˊ ㄗˋ一種以神明和鬼怪頭像為主要表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寫在鹿皮或無花果樹皮紙上,有些則刻在石頭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天文、歷算,以及祭典儀式的文獻。因西班牙入侵后,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毀,只留下三卷殘本,現代學者只能解讀部分文字。
【馬】:同“馬”。
【雅】:[yǎ]1.合乎規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樂歌,《詩經》中詩篇的一類。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雅教。5.姓。6.交情:無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極:雅以為美。[yā]同“鴉”。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