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虺成蛇的讀音 養虺成蛇的意思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出處】《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養
- 虺
- 成
- 蛇
“養虺成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ǎng huǐ chéng shé]
- 漢字注音:
- ㄧㄤˇ ㄏㄨㄟˇ ㄔㄥˊ ㄕㄜˊ
- 簡繁字形:
- 養虺成蛇
- 是否常用:
- 否
“養虺成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語本《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后因以"養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強大。 辭典解釋
養虺成蛇 yǎng huǐ chéng shé ㄧㄤˇ ㄏㄨㄟˇ ㄔㄥˊ ㄕㄜˊ 虺,毒蛇。養虺成蛇指飼養毒蛇,遺留后患。比喻縱容仇敵,而留下后患。
《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君遂設辭,不欲使進,議者怪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載魏三公奏曰:「又文、景守成,忘戰戢役,驕縱吳、楚,養虺成蛇,既為社稷大憂,蓋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
《魏書.卷七七.高崇傳》:「且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征兵天下,所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出處】《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養虺成蛇”的單字解釋
【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虺】:[huī]〔虺尵〕(-tuí)疲勞生病(多用于馬)。也作“虺隤”。[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蛇】:[shé]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yí]見“逶蛇”。
“養虺成蛇”的相關詞語
* 養虺成蛇的讀音是:yǎng huǐ chéng shé,養虺成蛇的意思:【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出處】《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語本《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后因以"養虺成蛇"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強大。辭典解釋
養虺成蛇 yǎng huǐ chéng shé ㄧㄤˇ ㄏㄨㄟˇ ㄔㄥˊ ㄕㄜˊ虺,毒蛇。養虺成蛇指飼養毒蛇,遺留后患。比喻縱容仇敵,而留下后患。
《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君遂設辭,不欲使進,議者怪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載魏三公奏曰:「又文、景守成,忘戰戢役,驕縱吳、楚,養虺成蛇,既為社稷大憂,蓋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也。」
《魏書.卷七七.高崇傳》:「且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征兵天下,所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
【解釋】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出處】《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養】:1.照顧、撫育:“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3.陶冶品德:“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5.治療、調護:“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虺】:[huī]〔虺尵〕(-tuí)疲勞生病(多用于馬)。也作“虺隤”。[huǐ]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蛇】:[shé]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yí]見“逶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