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非文過的讀音 飾非文過的意思
【解釋】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 飾
- 非
- 文
- 過
“飾非文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ì fēi wén guò]
- 漢字注音:
- ㄕˋ ㄈㄟ ㄨㄣˊ ㄍㄨㄛˋ
- 簡繁字形:
- 飾非文過
- 是否常用:
- 否
“飾非文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辭典解釋
飾非文過 shì fēi wèn guò ㄕˋ ㄈㄟ ㄨㄣˋ ㄍㄨㄛˋ 遮掩過失、錯誤。《漢書.卷六四下.賈捐之傳》唐.顏師古.注:「謂人有堅為辯言,不以誠質,學于非道,雖博無用,飾非文過,辭語順澤,不聽教命。」也作「護過飾非」、「文過飾非」。
網絡解釋
【解釋】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文過”的單字解釋
【飾】:同“飾”。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飾非文過”的相關詞語
* 飾非文過的讀音是:shì fēi wén guò,飾非文過的意思:【解釋】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基本解釋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辭典解釋
飾非文過 shì fēi wèn guò ㄕˋ ㄈㄟ ㄨㄣˋ ㄍㄨㄛˋ遮掩過失、錯誤。《漢書.卷六四下.賈捐之傳》唐.顏師古.注:「謂人有堅為辯言,不以誠質,學于非道,雖博無用,飾非文過,辭語順澤,不聽教命。」也作「護過飾非」、「文過飾非」。
【解釋】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同“飾”。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