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食貨的讀音 食貨的意思

    食貨 發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文章的半月刊。由陶希圣(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主編。1934年12月 1日創刊﹐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發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后﹐即停刊。后在臺灣于1971年復刊﹐改為月刊。
    • shí
    • huò

    “食貨”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í huò]
    漢字注音:
    ㄕˊ ㄏㄨㄛˋ
    簡繁字形:
    食貨
    是否常用:

    “食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用以稱國家財政經濟。語出《書.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孫星衍疏:"《漢書.食貨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 2.食和貨。糧食等食物和錢財﹑貨物。

    辭典解釋

    食貨  shí huò  ㄕˊ ㄏㄨㄛˋ  

    食,與農事飲食相關等事。貨,錢財布帛衣服等物。食貨泛指財政經濟等事。
    《漢書.卷一○○.敘傳下》:「厥初生民,食貨惟先。」

    網絡解釋

    食貨

    發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文章的半月刊。由陶希圣(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主編。1934年12月 1日創刊﹐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發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后﹐即停刊。后在臺灣于1971年復刊﹐改為月刊。

    “食貨”的單字解釋

    】:[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同“”。

    “食貨”的相關詞語

    * 食貨的讀音是:shí huò,食貨的意思:食貨 發表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文章的半月刊。由陶希圣(時任北京大學教授)主編。1934年12月 1日創刊﹐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發行。自第一卷一期起(每半年十二期為一卷)至第六卷一期止﹐共出版六十一期。1937年7月1日第六卷一期出版后﹐即停刊。后在臺灣于1971年復刊﹐改為月刊。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