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雪月的讀音 風花雪月的意思
- 風
- 花
- 雪
- 月
“風花雪月”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g huā xuě yuè]
- 漢字注音:
- ㄈㄥ ㄏㄨㄚ ㄒㄩㄝˇ ㄩㄝˋ
- 簡繁字形:
- 風花雪月
- 是否常用:
- 否
“風花雪月”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風花雪月 fēnghuā-xuěyuè
[wind,flowers,snow and moon—romantic themes] 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的四種對象,后來轉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反映沒落階級情調的詩文;也指男歡女愛或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放蕩行為
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水滸傳》
辭典解釋
風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 ㄈㄥ ㄏㄨㄚ ㄒㄩㄝˇ ㄩㄝˋ 四時景色。
《孤本元明雜劇.魚籃記.第一折》:「春夏秋冬四季天,風花雪月緊相連。」
比喻風流場所中的女子或男女歡愛的行為。
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光陰如隙駒,陳秀才風花雪月了七八年,將家私弄得干凈快了。」
英語 wind, flower, snow and moon, trite poetry subject (idiom)?; effete language without substance, love affair, romance is in the air, dissipated life
法語 (expr. idiom.)? (litt.)? vent, fleur, neige et Lune, lieu commun de la poésie conventionnelle, langage affecté mais dépourvu de substance, aventure amoureuse
網絡解釋
【解釋】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處】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示例】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的字樣,被那些后生們看不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要壞了心術。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近義詞】花天酒地、花前月下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風花雪月”的單字解釋
【風】:[fēng]1.空氣流動的現象。2.風教;教化。3.習俗,風氣。4.風操,節操。5.猶風範,風度。6.風格流派。指某種技藝、作品或思想的特點。7.收采。參見“風聽”。8.任意、沒有拘束。參見“風議”。9.聲音。10.流傳的,沒有確實根據的。參見“風聞”。11.趨勢;情勢。12.消息。13.意旨。14.風波;事端。15.景象。參見“風景”、“風光”。16.謂獸類雌雄相誘。17.指獸類放逸走失。18.指男女間的情愛。19.《詩》六義之一。指《詩經》中三種詩歌類型的一種,即《國風》這一部分。20.指鄉土樂曲;民間歌謠。21.泛指詩作。22.奮起,振作。參見“風發”。23.中醫學謂人體的病因之一。“六淫”之一,為陽邪。外感風邪常致風寒、風熱、風濕等癥。亦指急癥。如中風、痛風等。24.癲狂。後作“瘋”。25.形容人的言行十分輕狂。後作“瘋”。26.指嬉戲,戲鬧。27.落。28.借風力吹(使東西乾燥或純凈)。參見“風乾”。亦指借風力吹乾的。參見“風雞”、“風肉”。29.姓。[fěng]1.勸諫;諷諫。2.泛指勸說。3.諷誦。
【花】:1.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一朵花兒。2.可供觀賞的植物:花木。花盆兒。花兒匠。種花兒。3.(花兒)形狀像花朵的東西:燈花兒。火花。雪花兒。4.煙火的一種,以黑色火藥加其他化學物質制成,在夜間燃放,能噴出許多火花,供人觀賞:花炮。禮花。放花。5.花紋:白地藍花兒。這被面花兒太密。6.顏色或種類錯雜的:花白。花貓。花花綠綠。7.(眼睛)模糊迷亂:眼花。昏花。8.衣服磨損或要破沒破的樣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來迷惑人的;不真實或不真誠的:花招兒。花賬。花言巧語。10.姓。11.用;耗費:花費。花錢。花時間。該花的花,該省的省。
【雪】:1.空氣中降落的白色結晶,多為六角形,是氣溫降低到0℃以下時,空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的。2.顏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恥辱、仇恨、冤枉):雪恥。雪恨。昭雪。洗雪。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賞月。2.計時的單位,公歷1年分為12個月。3.每月的:月刊。月產量。4.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琴。月餅。5.姓。
“風花雪月”的相關詞語
* 風花雪月的讀音是:fēng huā xuě yuè,風花雪月的意思:【解釋】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出處】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示例】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的字樣,被那些后生們看不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要壞了心術。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近義詞】花天酒地、花前月下【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風花雪月 fēnghuā-xuěyuè
[wind,flowers,snow and moon—romantic themes] 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的四種對象,后來轉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反映沒落階級情調的詩文;也指男歡女愛或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放蕩行為
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水滸傳》
辭典解釋
風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 ㄈㄥ ㄏㄨㄚ ㄒㄩㄝˇ ㄩㄝˋ四時景色。
《孤本元明雜劇.魚籃記.第一折》:「春夏秋冬四季天,風花雪月緊相連。」
比喻風流場所中的女子或男女歡愛的行為。
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本是些風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光陰如隙駒,陳秀才風花雪月了七八年,將家私弄得干凈快了。」
英語 wind, flower, snow and moon, trite poetry subject (idiom)?; effete language without substance, love affair, romance is in the air, dissipated life
法語 (expr. idiom.)? (litt.)? vent, fleur, neige et Lune, lieu commun de la poésie conventionnelle, langage affecté mais dépourvu de substance, aventure amoureuse
【解釋】原指舊時詩文里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處】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示例】小弟每常見前輩批語,有些~的字樣,被那些后生們看不見,便要想到詩詞歌賦那條路上去,便要壞了心術。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
【近義詞】花天酒地、花前月下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