顑怎么讀 顑的意思
“顑”字共有1個讀音:
[kǎn]

漢字 | 顑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ㄢˇ |
部首 | [頁] 頁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9 |
異體字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851 |
其它編碼 | 五筆:dgkm 倉頡:irmbc 鄭碼:hmjg 四角:51286 |
筆順編碼 | 13125153413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斜鉤 撇 點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顑字的意思
〔顑頷(hàn)〕面黃饑瘦,如“長顑頷(hàn)亦何傷!”
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顑
kǎn ㄎㄢˇ
◎ 〔顑頷(hàn)〕面黃饑瘦,如“長顑顑亦何傷!”
英語 yellow
德語 gelb
法語 jaune
顑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顑 kǎn
〈形〉
(形聲。從頁,咸聲。本義:因饑餓而面黃肌瘦的樣子) 同本義 [sallow and emaciated;lean and haggard]
顑,飯不飽也面黃起行也。——《說文》
苛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楚辭·離騷》。洪興祖注:“顑頷,食不飽面黃貌。”
顑字的辭典解釋
顑ㄎㄢˇkǎn
參見「顑頷 」條。
康熙字典解釋
顑【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苦感切,音坎。《說文》飯不飽,面黃起行也。《廣韻》瘦也。《屈原·離騷》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韓愈·送賈島歸范陽詩》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註》頷,顄也,顄即頤。顑,饑貌,言面頤虛浮也。
又《廣韻》玉陷切,音?。顑長面也。
又《集韻》苦紺切,音勘。食不飽也。
又呼紺切,酣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顑【卷九】【頁部】
飯不飽,面黃起行也。從頁咸聲,讀若戇。下感切。又,下坎切
說文解字注
(顑)顑顲、逗。二字各本無。今依全書通例補。曡韻字。食不飽、面黃起行也。離騒。長顑頷亦何傷。王注。顑頷、不飽皃。按許之顑顲卽顑頷也。離騷假借頷爲顲。許書單出頷篆。云面黃也。此恐淺人所增。廣韻。顑顲、瘦也。從??。咸聲。下感下坎二切。七部。廣韻苦感切。又作?。呼唵切。讀若戇。
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