鞹怎么讀 鞹的意思
“鞹”字共有1個讀音:
[kuò]

漢字 | 鞹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ㄨㄛˋ |
部首 | [革] 革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0 |
異體字 | 鞟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B9 |
其它編碼 | 五筆:afyb 倉頡:tjydl 鄭碼:eeyy 四角:47527 |
筆順編碼 | 122125112412515215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フ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點 橫 豎 橫折 橫 橫撇/橫鉤 豎鉤 提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鞹字的意思
古同“鞟”:“乃使吏鞹其拳。”
鞹字的基本解釋
鞹字的詳細解釋
鞹字的辭典解釋
鞹ㄎㄨㄛˋkuò名
去毛的皮革。《廣韻·入聲·鐸韻》:「鞹,皮去毛。」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虎豹無文,則鞹同犬羊。」
曬干不去毛的整張獸皮。元·戴侗《六書故·卷一八·動物》:「凡革不去其光,張而完暴之謂之鞹。」
康熙字典解釋
鞹【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唐韻》《正韻》苦郭切《集韻》《韻會》闊鑊切,??音廓。《說文》去毛皮也。《論語》虎豹之鞹。
又《詩·齊風》載驅薄薄,簟茀朱鞹。《傳》諸侯之路車,有朱革之質,而羽飾之也。《釋文》苦郭反。革也。《集韻》又作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鞹【卷三】【革部】
去毛皮也。《論語》曰:“虎豹之鞹。”從革郭聲。苦郭切
說文解字注
(鞹)革也。各本作去毛皮也。今依載驅、韓奕正義正。大雅傳云。鞹、革也。論語孔注云。皮去毛曰鞹。此恐人不省詳言之。若說文革字下已注明。何庸辭費。論語曰。虎豹之鞹。顏淵篇文。從革。??聲。苦郭切。五部。
鞹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鞹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