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體的讀音 非體的意思
非體 【拼音】fēi tǐ 【釋義】 不得體。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南給事中岑用賓、御史呂校,以大僚糾及之,識者咸謂非體;而時情正側目新鄭,方以此舉為快心,無有救正之者。”
- 非
- 體
“非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i tǐ]
- 漢字注音:
- ㄈㄟ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非體
- 是否常用:
- 否
“非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不得體。
網絡解釋
非體
【拼音】fēi tǐ
【釋義】
不得體。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南給事中岑用賓、御史呂校,以大僚糾及之,識者咸謂非體;而時情正側目新鄭,方以此舉為快心,無有救正之者。”
“非體”的單字解釋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非體”的相關詞語
* 非體的讀音是:fēi tǐ,非體的意思:非體 【拼音】fēi tǐ 【釋義】 不得體。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南給事中岑用賓、御史呂校,以大僚糾及之,識者咸謂非體;而時情正側目新鄭,方以此舉為快心,無有救正之者。”
基本解釋
1.不得體。非體
【拼音】fēi tǐ【釋義】
不得體。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南給事中岑用賓、御史呂校,以大僚糾及之,識者咸謂非體;而時情正側目新鄭,方以此舉為快心,無有救正之者。”
【非】: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況日非。10.指非洲。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