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爐的讀音 電磁爐的意思
電磁爐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 電
- 磁
- 爐
“電磁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iàn cí lú]
- 漢字注音:
- ㄉㄧㄢˋ ㄘˊ ㄌㄨˊ
- 簡繁字形:
- 電磁爐
- 是否常用:
- 否
“電磁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利用電磁感應引起渦流加熱的灶具。辭典解釋
電磁爐 diàn cí lú ㄉㄧㄢˋ ㄘˊ ㄌㄨˊ 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通電于感應加熱線圈,產生磁力線,磁力線通過炊具底部會產生渦流,即可發熱。在烹調過程中沒有燃燒現象,安全性高又保潔凈。
德語 Induktionskochfeld
法語 plaque à induction
網絡解釋
電磁爐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電磁爐”的單字解釋
“電磁爐”的相關詞語
* 電磁爐的讀音是:diàn cí lú,電磁爐的意思:電磁爐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基本解釋
利用電磁感應引起渦流加熱的灶具。辭典解釋
電磁爐 diàn cí lú ㄉㄧㄢˋ ㄘˊ ㄌㄨˊ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通電于感應加熱線圈,產生磁力線,磁力線通過炊具底部會產生渦流,即可發熱。在烹調過程中沒有燃燒現象,安全性高又保潔凈。
德語 Induktionskochfeld
法語 plaque à induction
電磁爐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于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