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的讀音 集注的意思
集注 1.亦作“ 集注 ”。匯輯或綜合諸家對同一古籍音義的注釋。 2.匯集流注。3.猶集中。 4. 宋 代銓選授官的一種制度。
- 集
- 注
“集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í zhù]
- 漢字注音:
- ㄐㄧˊ ㄓㄨˋ
- 簡繁字形:
- 集註
- 是否常用:
- 是
“集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集注 jízhù
[focus] [注意力] 集中
同學們的目光都集注到老師身上
集注 jízhù
[variorum] 匯集前人對某書的注釋,有時附上自己的見解,多用做書名,如《詩經集注》
辭典解釋
集注 jí zhù ㄐㄧˊ ㄓㄨˋ 集中專注。
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
先集合眾家對某部書的注釋,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如《四書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英語 to focus, to concentrate on
德語 scharfstellen
法語 se concentrer, se concentrer sur
網絡解釋
集注
1.亦作“ 集注 ”。匯輯或綜合諸家對同一古籍音義的注釋。
2.匯集流注。3.猶集中。 4. 宋 代銓選授官的一種制度。
“集注”的單字解釋
【集】:1.集合;聚集:匯集。齊集。集思廣益。驚喜交集。2.集市:趕集。3.集子:詩集。文集。全集。地圖集。4.某些篇幅較長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對獨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兩集,一次放映。三十集電視連續劇。5.集合6.的簡稱。7.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
“集注”的相關成語
“集注”的相關詞語
“集注”造句
擱置集注解的長度最多可以使用2048個字元。
代表們的眼光都集注在大會*席臺上。
我喜歡把RDDL文檔稱為資源集注,在定義RDDL的社區討論中我就建議使用這個名稱。
《圣賢章句集注》則最為艱深,開篇頭一段寫道:王者初興,皆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而強固國基焉。
’《雁北志集注》可謂徐先生的名山事業,一座堪為后學景仰的豐碑。
楊云打開一本《五書集注》翻看了幾頁,可是總覺得心緒不寧,無數夢中的記憶在腦海中徘徊著,始終不肯離開。
明談愷刻《孫子集注》,《四部叢刊》本,簡稱“談本”.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出自: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朱熹
顧注本在方注本之前,是對前代注本的刪補,新意較少,因而與其比較,實際也是同前代韓集注本的比較。
很多醫院建議我們,在必需快速思考時采用DRABC這些字母來集注我們要做的事情。
* 集注的讀音是:jí zhù,集注的意思:集注 1.亦作“ 集注 ”。匯輯或綜合諸家對同一古籍音義的注釋。 2.匯集流注。3.猶集中。 4. 宋 代銓選授官的一種制度。
基本解釋
集注 jízhù
[focus] [注意力] 集中
同學們的目光都集注到老師身上
集注 jízhù
[variorum] 匯集前人對某書的注釋,有時附上自己的見解,多用做書名,如《詩經集注》
辭典解釋
集注 jí zhù ㄐㄧˊ ㄓㄨˋ集中專注。
如:「大家都把眼光集注在女主角上。」
先集合眾家對某部書的注釋,再加上自己的見解。如《四書章句集注》。也作「集注」。
英語 to focus, to concentrate on
德語 scharfstellen
法語 se concentrer, se concentrer sur
集注
1.亦作“ 集注 ”。匯輯或綜合諸家對同一古籍音義的注釋。2.匯集流注。3.猶集中。 4. 宋 代銓選授官的一種制度。

【集】:1.集合;聚集:匯集。齊集。集思廣益。驚喜交集。2.集市:趕集。3.集子:詩集。文集。全集。地圖集。4.某些篇幅較長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對獨立的部分:《康熙字典》分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影片上下兩集,一次放映。三十集電視連續劇。5.集合6.的簡稱。7.姓。
【注】: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視。注意。3.用文字解釋字句:注解。批注。4.用來解釋字句的文字:附注。腳注。5.記載;登記:注冊。注銷。6.舊時賭博所下的錢:賭注。孤注一擲。
擱置集注解的長度最多可以使用2048個字元。
代表們的眼光都集注在大會*席臺上。
我喜歡把RDDL文檔稱為資源集注,在定義RDDL的社區討論中我就建議使用這個名稱。
《圣賢章句集注》則最為艱深,開篇頭一段寫道:王者初興,皆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而強固國基焉。
’《雁北志集注》可謂徐先生的名山事業,一座堪為后學景仰的豐碑。
楊云打開一本《五書集注》翻看了幾頁,可是總覺得心緒不寧,無數夢中的記憶在腦海中徘徊著,始終不肯離開。
明談愷刻《孫子集注》,《四部叢刊》本,簡稱“談本”.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出自: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朱熹
顧注本在方注本之前,是對前代注本的刪補,新意較少,因而與其比較,實際也是同前代韓集注本的比較。
很多醫院建議我們,在必需快速思考時采用DRABC這些字母來集注我們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