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俗沈浮的讀音 隨俗沈浮的意思
【解釋】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晉書·文苑傳·王沈》:“ 王沈 字 彥伯 , 高平 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隨俗沈浮,為時豪所抑。”亦作“ 隨俗浮沈 ”。《元史·泰不華傳》:“ 泰不華 尚氣節,不隨俗浮沈。 太平 為臺臣劾去相位, 泰不華 獨餞送都門外。”《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始終,寧忍隨俗浮沈?取舍從違,應早審定。”
- 隨
- 俗
- 沈
- 浮
“隨俗沈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uí sú shěn fú]
- 漢字注音:
- ㄙㄨㄟˊ ㄙㄨˊ ㄕㄣˇ ㄈㄨˊ
- 簡繁字形:
- 隨俗沈浮
- 是否常用:
- 否
“隨俗沈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
網絡解釋
【解釋】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晉書·文苑傳·王沈》:“ 王沈 字 彥伯 , 高平 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隨俗沈浮,為時豪所抑。”亦作“ 隨俗浮沈 ”。《元史·泰不華傳》:“ 泰不華 尚氣節,不隨俗浮沈。 太平 為臺臣劾去相位, 泰不華 獨餞送都門外。”《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始終,寧忍隨俗浮沈?取舍從違,應早審定。”
“隨俗沈浮”的單字解釋
【隨】:同“隨”。
【俗】: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沈】:[shěn]1.遼寧沈陽的簡稱。2.汁:墨沈未干。[chén]同“沉”。現在通常寫作沉。
【浮】: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臉上浮著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氣浮到對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動的:浮財。5.暫時的:浮記。浮支。6.輕浮;浮躁:他人太浮,辦事不踏實。7.空虛;不切實:浮名。浮夸。8.超過;多余:人浮于事。浮額。9.姓。
“隨俗沈浮”的相關詞語
* 隨俗沈浮的讀音是:suí sú shěn fú,隨俗沈浮的意思:【解釋】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晉書·文苑傳·王沈》:“ 王沈 字 彥伯 , 高平 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隨俗沈浮,為時豪所抑。”亦作“ 隨俗浮沈 ”。《元史·泰不華傳》:“ 泰不華 尚氣節,不隨俗浮沈。 太平 為臺臣劾去相位, 泰不華 獨餞送都門外。”《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始終,寧忍隨俗浮沈?取舍從違,應早審定。”
基本解釋
1.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解釋】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晉書·文苑傳·王沈》:“ 王沈 字 彥伯 , 高平 人也。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隨俗沈浮,為時豪所抑。”亦作“ 隨俗浮沈 ”。《元史·泰不華傳》:“ 泰不華 尚氣節,不隨俗浮沈。 太平 為臺臣劾去相位, 泰不華 獨餞送都門外。”《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始終,寧忍隨俗浮沈?取舍從違,應早審定。”
【隨】:同“隨”。
【俗】:1.風俗:習俗。移風易俗。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俗。俗氣。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俗。還俗。
【沈】:[shěn]1.遼寧沈陽的簡稱。2.汁:墨沈未干。[chén]同“沉”。現在通常寫作沉。
【浮】:1.停留在液體表面上(跟“沉”相對):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臉上浮著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氣浮到對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動的:浮財。5.暫時的:浮記。浮支。6.輕浮;浮躁:他人太浮,辦事不踏實。7.空虛;不切實:浮名。浮夸。8.超過;多余:人浮于事。浮額。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