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體派的讀音 院體派的意思
院體派 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
- 院
- 體
- 派
“院體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uàn tǐ pài]
- 漢字注音:
- ㄩㄢˋ ㄊㄧˇ ㄆㄞˋ
- 簡繁字形:
- 院體派
- 是否常用:
- 否
“院體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國畫的一個流派。南宋翰林圖畫院畫家趙伯駒﹑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等人的繪畫風格。趙﹑李﹑劉所作﹐多青綠巧贍﹔至馬夏乃肆意水墨﹐披筆粗皴﹐而形成蒼勁之風。明時以陳暹﹑周臣﹑唐寅﹑仇英等為此派畫風的承繼者。參見"院畫"。
網絡解釋
院體派
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
“院體派”的單字解釋
【院】:1.(院兒)院子:場院。四合院兒。院里種了許多花。2.某些機關和公共場所的名稱:法院。國務院。科學院。博物院。電影院。3.指學院:高等院校。4.指醫院:住院。出院。5.(Yuàn)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院體派”的相關詞語
* 院體派的讀音是:yuàn tǐ pài,院體派的意思:院體派 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
基本解釋
中國畫的一個流派。南宋翰林圖畫院畫家趙伯駒﹑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等人的繪畫風格。趙﹑李﹑劉所作﹐多青綠巧贍﹔至馬夏乃肆意水墨﹐披筆粗皴﹐而形成蒼勁之風。明時以陳暹﹑周臣﹑唐寅﹑仇英等為此派畫風的承繼者。參見"院畫"。院體派
院體派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流派。【院】:1.(院兒)院子:場院。四合院兒。院里種了許多花。2.某些機關和公共場所的名稱:法院。國務院。科學院。博物院。電影院。3.指學院:高等院校。4.指醫院:住院。出院。5.(Yuàn)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