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的讀音 陜西的意思
陜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陜西(Shaanxi),簡稱“陜”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于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陜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陜西建都。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陜西是中國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10余所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或省部共建高校。陜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截至2017年末,陜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擁有西咸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 陜
- 西
“陜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ǎn xī]
- 漢字注音:
- ㄕㄢˇ ㄒㄧ
- 簡繁字形:
- 陝西
- 是否常用:
- 是
“陜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陜西 Shǎnxī
[Shanxi] 中國西北部的省,簡稱陜或秦。面積20萬平方公里,人口2,890萬,省會西安。北部為黃土高原,中部為關中平原,南部為秦嶺、大巴山山地。森林、煤、鉬、汞、石棉儲量豐富,工業以輕工、紡織為主,是西北地區工業發達的省
網絡解釋
陜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陜西(Shaanxi),簡稱“陜”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于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陜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陜西建都。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陜西是中國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10余所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或省部共建高校。陜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截至2017年末,陜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擁有西咸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陜西”的單字解釋
【陜】:1.指陜西。2.姓。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陜西”的相關詞語
“陜西”造句
陜西的水利,景況更不堪入目。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是1972年在陜西臨潼發掘出來的。
上海金鷹位于南京西路與陜西北路交匯處,與恒隆廣場、中信梅龍鎮廣場毗鄰而居、相得益彰。
當年我們全家逃難到陜西的時候,室人交謫,一貧如洗,那段艱難歲月竟也熬過來了。
陜西北部的毛烏素沙漠是全國十大沙漠之一,由于歷代濫墾,使數百萬畝良田被流沙吞沒,成為“四望黃沙,不產五谷”的不毛之地。
一九四二年,戰火和饑荒,逼得我們流離轉徙,逃到了陜西。
端午節各省風俗:山東早起飲杯酒,傳說可以辟邪毒;陜西興安觀競渡,興平端午耍人偶;湖南攸縣供龍首,草船泛水送瘟疫;江蘇嘉定過端午,無論貧富買鰉魚。
農婦張桂蘭的家人身著白色孝服將她埋葬在位于陜西省的村子里。
隴東皮影屬秦晉影戲,造型方法和陜西皮影一脈相承。
在中超前三輪與陜西、北京和的比賽中,大羽都沒有收獲進球,這也讓圖拔對他失去了耐性,大羽逐漸失去了主力位置。
* 陜西的讀音是:shǎn xī,陜西的意思:陜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陜西(Shaanxi),簡稱“陜”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于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 陜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陜西建都。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陜西是中國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10余所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或省部共建高校。陜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截至2017年末,陜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擁有西咸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基本解釋
陜西 Shǎnxī
[Shanxi] 中國西北部的省,簡稱陜或秦。面積20萬平方公里,人口2,890萬,省會西安。北部為黃土高原,中部為關中平原,南部為秦嶺、大巴山山地。森林、煤、鉬、汞、石棉儲量豐富,工業以輕工、紡織為主,是西北地區工業發達的省
陜西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陜西(Shaanxi),簡稱“陜”或“秦”,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西安。位于西北內陸腹地,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總面積20.58萬平方千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陜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黃帝的葬地。陜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14個朝代在陜西建都。中國九個大一統王朝中有4個(秦、西漢、隋、唐)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陜西是中國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及10余所陜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或省部共建高校。陜西有三項九處世界遺產,分別是:長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截至2017年末,陜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3835.44萬,其中西安、寶雞兩市城市人口過百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98.81億元,擁有西咸新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經濟高地。

【陜】:1.指陜西。2.姓。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陜西的水利,景況更不堪入目。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是1972年在陜西臨潼發掘出來的。
上海金鷹位于南京西路與陜西北路交匯處,與恒隆廣場、中信梅龍鎮廣場毗鄰而居、相得益彰。
當年我們全家逃難到陜西的時候,室人交謫,一貧如洗,那段艱難歲月竟也熬過來了。
陜西北部的毛烏素沙漠是全國十大沙漠之一,由于歷代濫墾,使數百萬畝良田被流沙吞沒,成為“四望黃沙,不產五谷”的不毛之地。
一九四二年,戰火和饑荒,逼得我們流離轉徙,逃到了陜西。
端午節各省風俗:山東早起飲杯酒,傳說可以辟邪毒;陜西興安觀競渡,興平端午耍人偶;湖南攸縣供龍首,草船泛水送瘟疫;江蘇嘉定過端午,無論貧富買鰉魚。
農婦張桂蘭的家人身著白色孝服將她埋葬在位于陜西省的村子里。
隴東皮影屬秦晉影戲,造型方法和陜西皮影一脈相承。
在中超前三輪與陜西、北京和的比賽中,大羽都沒有收獲進球,這也讓圖拔對他失去了耐性,大羽逐漸失去了主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