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陰政的讀音 陰政的意思

    陰政 yīn zhènɡ (陰政) 1.指講武、練兵之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古講武練兵必于秋冬肅殺之時,故稱。《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稱兵” 漢 鄭玄 注:“以陰政犯陽。” 孫希旦 集解:“兵之事為陰、為剛、為義。以正月而稱兵,則以陰而干陽。”《新唐書·王綝傳》:“今孟春講武,以陰政犯陽氣,害發生之德,臣恐水潦敗物,霜雪損稼,夏麥不登。” 2.帝王后宮之事。《南史·后妃傳論》:“夫后妃專夕,配以德升,姬嬙并御,進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愛罔偏流,專貞內表,妖蠱外息,乃可以輔興君德,燮理陰政。”
    • yīn
    • zhèng

    “陰政”的讀音

    拼音讀音
    [yīn zhèng]
    漢字注音:
    ㄧㄣ ㄓㄥˋ
    簡繁字形:
    陰政
    是否常用:

    “陰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講武﹑練兵之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古講武練兵必于秋冬肅殺之時﹐故稱。 2.帝王后宮之事。

    網絡解釋

    陰政

    yīn zhènɡ
    (陰政)
    1.指講武、練兵之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古講武練兵必于秋冬肅殺之時,故稱。《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稱兵” 漢 鄭玄 注:“以陰政犯陽。” 孫希旦 集解:“兵之事為陰、為剛、為義。以正月而稱兵,則以陰而干陽。”《新唐書·王綝傳》:“今孟春講武,以陰政犯陽氣,害發生之德,臣恐水潦敗物,霜雪損稼,夏麥不登。”
    2.帝王后宮之事。《南史·后妃傳論》:“夫后妃專夕,配以德升,姬嬙并御,進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愛罔偏流,專貞內表,妖蠱外息,乃可以輔興君德,燮理陰政。”

    “陰政”的單字解釋

    】:1.月亮:太陰。2.天空有云不見陽光或星、月:陰天。3.暗。4.陽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背陰。5.不露出來的;凹進的。與“陽”相對:陰溝。陰文。6.不光明的;詭詐的:陰謀。陰險。7.跟死人或鬼神有關的:陰間。8.中國古代哲學概念。與“陽”相對。9.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華陰(地名,在華山之北)。江陰(地名,在長江之南)。10.帶負電的:陰極。陰離子。11.?生殖器。有時特指女性的生殖器。
    】:1.政治:政綱。政工人員。2.政府:黨政軍民。3.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4.指家庭或團體的事務:家政。校政。

    “陰政”的相關詞語

    * 陰政的讀音是:yīn zhèng,陰政的意思:陰政 yīn zhènɡ (陰政) 1.指講武、練兵之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古講武練兵必于秋冬肅殺之時,故稱。《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稱兵” 漢 鄭玄 注:“以陰政犯陽。” 孫希旦 集解:“兵之事為陰、為剛、為義。以正月而稱兵,則以陰而干陽。”《新唐書·王綝傳》:“今孟春講武,以陰政犯陽氣,害發生之德,臣恐水潦敗物,霜雪損稼,夏麥不登。” 2.帝王后宮之事。《南史·后妃傳論》:“夫后妃專夕,配以德升,姬嬙并御,進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愛罔偏流,專貞內表,妖蠱外息,乃可以輔興君德,燮理陰政。”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