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的讀音 阮元的意思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后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 阮
- 元
“阮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uǎn yuán]
- 漢字注音:
- ㄖㄨㄢˇ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阮元”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阮元 ruǎn yuán ㄖㄨㄢˇ ㄩㄢˊ 人名。(西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清江蘇儀征人。乾隆進士,官至大學士,所至之處以提倡學術自任,在廣東設學海堂,在浙江設詁經精舍,著有《揅經室集》,又集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注疏》,匯刻《皇清經解》等書,卒謚文達。
英語 scholar-official in the Qing dynasty (1764-1849)?
網絡解釋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后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的單字解釋
【阮】:也叫阮咸。撥弦樂器。相傳因西晉阮咸善彈這種樂器而得名。琴身木制、圓形,頸較長,四根弦。用撥子或假指甲彈奏。現經改革,分小阮、中阮、大阮、低阮四種。常用于伴奏及合奏。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阮元”的相關詞語
“阮元”造句
清代大學者阮元與金正喜、柳得恭和樸齊家等朝鮮著名學者均有交往,堪稱清代對朝鮮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中國學者之一。
清代名儒阮元畢生倡言學術文化,文選樓是其重要的藏書處所之一。
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阮元各自的學術主張與學術實踐,比較二者的同異之處,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漢學治學宗旨的科學性與局限性。
第一章介紹了阮元的身世、背景,以備知人論世之用,并對其學術成就作了概述。
于是,在漢宋之爭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駁。
其三,在師友的砥礪中,阮元形成了不固守一家、博大精深、實事求是的治學宗旨。
阮元在學術思想上雖然受到戴震的影響,但治學的側重點和戴震顯然有別。
第二章對阮元的文藝思想與文學主張進行了論述,主要討論他的駢文理論與詩歌理論。
清代中期,以凌廷堪、焦循、阮元為代表的漢學家提出了“以禮代理”說,即主張用禮學代替理學。
本文即著眼于此,力圖對阮元的詩歌創作進行比較全面和系統的探究。
* 阮元的讀音是:ruǎn yuán,阮元的意思: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后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辭典解釋
阮元 ruǎn yuán ㄖㄨㄢˇ ㄩㄢˊ人名。(西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清江蘇儀征人。乾隆進士,官至大學士,所至之處以提倡學術自任,在廣東設學海堂,在浙江設詁經精舍,著有《揅經室集》,又集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注疏》,匯刻《皇清經解》等書,卒謚文達。
英語 scholar-official in the Qing dynasty (1764-1849)?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雷塘庵主,晚號怡性老人,籍貫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先后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等職。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體仁閣大學士,太傅,謚號文達。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阮】:也叫阮咸。撥弦樂器。相傳因西晉阮咸善彈這種樂器而得名。琴身木制、圓形,頸較長,四根弦。用撥子或假指甲彈奏。現經改革,分小阮、中阮、大阮、低阮四種。常用于伴奏及合奏。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清代大學者阮元與金正喜、柳得恭和樸齊家等朝鮮著名學者均有交往,堪稱清代對朝鮮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中國學者之一。
清代名儒阮元畢生倡言學術文化,文選樓是其重要的藏書處所之一。
考察其代表人物戴震、阮元各自的學術主張與學術實踐,比較二者的同異之處,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理解漢學治學宗旨的科學性與局限性。
第一章介紹了阮元的身世、背景,以備知人論世之用,并對其學術成就作了概述。
于是,在漢宋之爭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駁。
其三,在師友的砥礪中,阮元形成了不固守一家、博大精深、實事求是的治學宗旨。
阮元在學術思想上雖然受到戴震的影響,但治學的側重點和戴震顯然有別。
第二章對阮元的文藝思想與文學主張進行了論述,主要討論他的駢文理論與詩歌理論。
清代中期,以凌廷堪、焦循、阮元為代表的漢學家提出了“以禮代理”說,即主張用禮學代替理學。
本文即著眼于此,力圖對阮元的詩歌創作進行比較全面和系統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