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違的讀音 闕違的意思
闕違 quē wéi 一般指禮節上有所缺失或違背。 唐 白居易 《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趙郡李公家廟碑銘》:“公有斬缞中,親護九喪,匍匐萬里,及期,喪事禮無闕違。” 唐 張固 《幽閑鼓吹·牛僧孺》:“﹝于頔﹞忽召客將問曰:‘累日前有牛秀才發未?’曰:‘已去。’‘何以贈之?’曰:‘與錢五百。’‘受之乎?’曰:‘擲之于庭而去。’ 于公大怒,謂賓佐曰:‘某蓋事繁,有闕違者。’立命小將赍絹五百、書一函追之。”
- 闕
- 違
“闕違”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uē wéi]
- 漢字注音:
- ㄑㄩㄝ ㄨㄟˊ
- 簡繁字形:
- 闕違
- 是否常用:
- 否
“闕違”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禮節上)有所欠缺或違背。
網絡解釋
闕違
quē wéi
一般指禮節上有所缺失或違背。 唐 白居易 《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趙郡李公家廟碑銘》:“公有斬缞中,親護九喪,匍匐萬里,及期,喪事禮無闕違。” 唐 張固 《幽閑鼓吹·牛僧孺》:“﹝于頔﹞忽召客將問曰:‘累日前有牛秀才發未?’曰:‘已去。’‘何以贈之?’曰:‘與錢五百。’‘受之乎?’曰:‘擲之于庭而去。’ 于公大怒,謂賓佐曰:‘某蓋事繁,有闕違者。’立命小將赍絹五百、書一函追之。”
“闕違”的單字解釋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違】:同“違”。
“闕違”的相關詞語
* 闕違的讀音是:quē wéi,闕違的意思:闕違 quē wéi 一般指禮節上有所缺失或違背。 唐 白居易 《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趙郡李公家廟碑銘》:“公有斬缞中,親護九喪,匍匐萬里,及期,喪事禮無闕違。” 唐 張固 《幽閑鼓吹·牛僧孺》:“﹝于頔﹞忽召客將問曰:‘累日前有牛秀才發未?’曰:‘已去。’‘何以贈之?’曰:‘與錢五百。’‘受之乎?’曰:‘擲之于庭而去。’ 于公大怒,謂賓佐曰:‘某蓋事繁,有闕違者。’立命小將赍絹五百、書一函追之。”
基本解釋
1.(禮節上)有所欠缺或違背。闕違
quē wéi一般指禮節上有所缺失或違背。 唐 白居易 《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趙郡李公家廟碑銘》:“公有斬缞中,親護九喪,匍匐萬里,及期,喪事禮無闕違。” 唐 張固 《幽閑鼓吹·牛僧孺》:“﹝于頔﹞忽召客將問曰:‘累日前有牛秀才發未?’曰:‘已去。’‘何以贈之?’曰:‘與錢五百。’‘受之乎?’曰:‘擲之于庭而去。’ 于公大怒,謂賓佐曰:‘某蓋事繁,有闕違者。’立命小將赍絹五百、書一函追之。”
【闕】:[què]1.宮門、城門兩側的高臺,中間有道路,臺上起樓觀。2.借指宮廷,帝王所居之處。後也借指京城。3.古代神廟、墳墓前兩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4.古代仕宦之家門前所樹用以旌表的建築物。5.泛指門戶。6.兩山夾峙的地方。7.兩眉之間的部位。8.古劍名。[quē]1.缺誤;疏失。2.空隙;缺口。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4.空缺著;沒有。5.缺乏;稀少。6.殘缺;不完善。7.欠;應給的未給。8.衰微。9.缺憾。10.官位空缺;官員的缺額。11.缺席;應到而不到。12.姓。
【違】:同“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