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長鳴的讀音 長鳴的意思

    長鳴 唇簧氣鳴樂器。唐代“長鳴角”的簡稱,隋唐時期的儀仗樂隊,僅大駕鹵簿前部所用“長鳴”的數量就達一百二十支之多。“長鳴”的吹奏有“一曲三聲”之說,也常用于警嚴。一說,“長鳴”是明清時期的“號筒”的前身。 《新唐書·儀衛志下》:“大駕鹵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前部:?鼓十二,夾金鉦十二,大鼓、長鳴皆百二十,鐃鼓十二,歌、簫、笳次之。” 宋·陳旸《樂書·俗部·竹之屬》:“《律書》、《樂圖》以為,長鳴一曲三聲,并馬上警嚴用之。第一聲曰‘龍吟’,二曰‘彪吼’,三曰‘阿聲’。”
    • cháng
    • míng

    “長鳴”的讀音

    拼音讀音
    [cháng míng]
    漢字注音:
    ㄔㄤˊ ㄇㄧㄥˊ
    簡繁字形:
    長鳴
    是否常用:

    “長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長聲鳴叫。 2.多喻士人施展抱負﹑才能。

    辭典解釋

    長鳴  cháng míng  ㄔㄤˊ ㄇㄧㄥˊ  

    放聲鳴叫。
    《文選.曹植.求自試表》:「臣聞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
    《文選.潘岳.射稚賦》:「郁軒翥以余怒,思長鳴以效能。」

    號筒的舊稱。參見「號筒」條。
    《新唐書.卷二三.儀衛志下》:「?鼓十二,夾金鉦皆十二,大鼓、長鳴皆百二十。」

    網絡解釋

    長鳴

    唇簧氣鳴樂器。唐代“長鳴角”的簡稱,隋唐時期的儀仗樂隊,僅大駕鹵簿前部所用“長鳴”的數量就達一百二十支之多。“長鳴”的吹奏有“一曲三聲”之說,也常用于警嚴。一說,“長鳴”是明清時期的“號筒”的前身。
    《新唐書·儀衛志下》:“大駕鹵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前部:?鼓十二,夾金鉦十二,大鼓、長鳴皆百二十,鐃鼓十二,歌、簫、笳次之。”
    宋·陳旸《樂書·俗部·竹之屬》:“《律書》、《樂圖》以為,長鳴一曲三聲,并馬上警嚴用之。第一聲曰‘龍吟’,二曰‘彪吼’,三曰‘阿聲’。”

    “長鳴”的單字解釋

    】:[cháng]1.指在空間的兩端之間距離大。2.指時間相隔距離大。3.長久;永久。4.常常;經常。5.引長,延長。6.指超越。7.特長;擅長。8.長處,優點。9.猶優;是,正確。10.引申為贊許。11.大。表示程度。參見“長呼”、“長哭”。12.中國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參見“長夷”。13.姓。[zhǎng]1.相比之下年紀大。2.指相比之下年紀較大的人。3.特指老,年高。4.指老人。5.為人師長。6.長輩,輩分高的人。7.排行最大。參見“長子”、“長女”。8.居先,居首位。9.君長;領袖;首領。10.指居先、居首位者。11.指長官。12.今稱領導人或部隊的各級指揮官為長:縣長;鄉長;校長;軍長;排長。13.統治;統率。14.主管;執掌。15.尊敬。16.重視;崇尚。17.生育;出生。18.生長,成長。19.長大;成年。20.撫育;培育。21.滋長;助長。22.上漲。23.良善。24.古代戶籍編制單位。二百五十家為長。
    】:同“”。

    “長鳴”的相關詞語

    * 長鳴的讀音是:cháng míng,長鳴的意思:長鳴 唇簧氣鳴樂器。唐代“長鳴角”的簡稱,隋唐時期的儀仗樂隊,僅大駕鹵簿前部所用“長鳴”的數量就達一百二十支之多。“長鳴”的吹奏有“一曲三聲”之說,也常用于警嚴。一說,“長鳴”是明清時期的“號筒”的前身。 《新唐書·儀衛志下》:“大駕鹵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前部:?鼓十二,夾金鉦十二,大鼓、長鳴皆百二十,鐃鼓十二,歌、簫、笳次之。” 宋·陳旸《樂書·俗部·竹之屬》:“《律書》、《樂圖》以為,長鳴一曲三聲,并馬上警嚴用之。第一聲曰‘龍吟’,二曰‘彪吼’,三曰‘阿聲’。”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