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銅活字的讀音 銅活字的意思

    銅活字 以銅鑄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銅活字流行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南方。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1490)江蘇無錫華燧(1439~1513)以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50冊。后又印《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大書。其中在弘治十三年(1500)以前出版的8種書籍,相當于歐洲的古版書,彌足珍貴。華燧的叔伯華珵所制“活版甚精密”,幾天即能出書,印有《陸放翁集》。華燧侄華堅的蘭雪堂印有漢代蔡邕,唐代白居易、元稹的詩文集。
    • tóng
    • huó

    “銅活字”的讀音

    拼音讀音
    [tóng huó zì]
    漢字注音:
    ㄊㄨㄥˊ ㄏㄨㄛˊ ㄗˋ
    簡繁字形:
    銅活字
    是否常用:

    “銅活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銅制的印刷活字。公元1403年﹐朝鮮已開始大量鑄造銅活字印書。制法先用黃楊木刻字﹐翻成砂模﹐注入銅液成字。中國明代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年)﹐在無錫﹑常州﹑蘇州﹑南京一帶曾廣泛應用銅活字印書。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英殿曾用銅活字印行《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亦省稱"銅字"。

    網絡解釋

    銅活字

    以銅鑄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銅活字流行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南方。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1490)江蘇無錫華燧(1439~1513)以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50冊。后又印《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大書。其中在弘治十三年(1500)以前出版的8種書籍,相當于歐洲的古版書,彌足珍貴。華燧的叔伯華珵所制“活版甚精密”,幾天即能出書,印有《陸放翁集》。華燧侄華堅的蘭雪堂印有漢代蔡邕,唐代白居易、元稹的詩文集。

    “銅活字”的單字解釋

    】:同“”。
    】: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對):活人。活到老,學到老。魚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狀態下:活捉。3.維持生命;救活:養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動;靈活:活水。活結。活頁。活塞。5.生動活潑;不死板:活氣。活躍。這一段描寫得很活。6.真正;簡直:活現。這孩子說話活像個大人。7.工作(一般指體力勞動的,屬于工農業生產或修理服務性質的):細活。重活。莊稼活。干活兒。8.產品;制成品:出活兒。箱子上配著銅活。這一批活兒做得很好。
    】: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銅活字”的相關詞語

    * 銅活字的讀音是:tóng huó zì,銅活字的意思:銅活字 以銅鑄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單字。中國銅活字流行于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南方。最早的有明代弘治三年(1490)江蘇無錫華燧(1439~1513)以銅活字印成《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50冊。后又印《錦繡萬花谷》、《百川學海》等大書。其中在弘治十三年(1500)以前出版的8種書籍,相當于歐洲的古版書,彌足珍貴。華燧的叔伯華珵所制“活版甚精密”,幾天即能出書,印有《陸放翁集》。華燧侄華堅的蘭雪堂印有漢代蔡邕,唐代白居易、元稹的詩文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