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裏紅的讀音 釉裏紅的意思
釉里紅 (瓷器裝飾手法)釉里紅,瓷器釉下彩裝飾手法之一,創燒于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 釉
- 裏
- 紅
“釉裏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òu lǐ hóng]
- 漢字注音:
- ㄧㄡˋ ㄌㄧˇ ㄏㄨㄥˊ
- 簡繁字形:
- 釉里紅
- 是否常用:
- 否
“釉裏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銅繪制花紋后,施一層無色透明釉,以高溫燒成,花紋呈紅色。元代始創,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以后更有發展。
網絡解釋
釉里紅 (瓷器裝飾手法)
釉里紅,瓷器釉下彩裝飾手法之一,創燒于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釉裏紅”的單字解釋
【釉】:涂在陶瓷表面燒制而成的玻璃質薄層。能增加制品的光澤、機械強度,防止腐蝕。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
“釉裏紅”的相關詞語
* 釉裏紅的讀音是:yòu lǐ hóng,釉裏紅的意思:釉里紅 (瓷器裝飾手法)釉里紅,瓷器釉下彩裝飾手法之一,創燒于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
基本解釋
瓷器釉彩名。在瓷胎上以氧化銅繪制花紋后,施一層無色透明釉,以高溫燒成,花紋呈紅色。元代始創,明代達到成熟階段,清以后更有發展。釉里紅 (瓷器裝飾手法)
釉里紅,瓷器釉下彩裝飾手法之一,創燒于元代景德鎮。是將含有金屬銅元素為呈色劑的彩料按所需圖案紋樣繪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然后入窯在1300℃左右的高溫還原焰氣氛中一次燒成。【釉】:涂在陶瓷表面燒制而成的玻璃質薄層。能增加制品的光澤、機械強度,防止腐蝕。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