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艾的讀音 采艾的意思
采艾 采艾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在雞未鳴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 一般人則將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為小虎,再粘貼艾葉于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來泡酒。
- 采
- 艾
“采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ǎi ài]
- 漢字注音:
- ㄘㄞˇ ㄞˋ
- 簡繁字形:
- 採艾
- 是否常用:
- 否
“采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
網絡解釋
采艾
采艾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在雞未鳴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
一般人則將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為小虎,再粘貼艾葉于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來泡酒。
“采艾”的單字解釋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興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yì]1.同“乂”。2.懲治:懲艾。
“采艾”的相關詞語
* 采艾的讀音是:cǎi ài,采艾的意思:采艾 采艾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在雞未鳴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 一般人則將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為小虎,再粘貼艾葉于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來泡酒。
基本解釋
民間習俗。端午節割取艾條懸戶避邪。采艾
采艾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在雞未鳴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針灸。一般人則將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為小虎,再粘貼艾葉于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來泡酒。
【采】:[cǎi]1.摘取:采茶。2.選取;搜集:采用。采購。采風。3.挖取(礦藏):采礦。采油。4.神態;精神:豐采。興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國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稅收入,作為卿大夫的俸祿。西周時卿大夫在采邑內享有統治權利并對諸侯承擔義務。秦漢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賦稅撥給受封者,作為其俸祿的“食邑”。3.歐洲封建君主賞賜給親信、貴族或功臣的領地。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興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輕漂亮的人)。[yì]1.同“乂”。2.懲治:懲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