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馬臺國的讀音 邪馬臺國的意思
邪馬臺國 邪馬臺(yé mǎ tái)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 “邪馬臺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
- 邪
- 馬
- 臺
- 國
“邪馬臺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é mǎ tái guó]
- 漢字注音:
- ㄒㄧㄝ ˊ ㄇㄚˇ ㄊㄞˊ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邪馬臺國
- 是否常用:
- 否
“邪馬臺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日本古國名。約公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出現在九州北部,公元四世紀末亡于古大和國。
網絡解釋
邪馬臺國
邪馬臺(yé mǎ tái)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
“邪馬臺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
“邪馬臺國”的單字解釋
【邪】:[xié]1.不正當,不正派:邪惡(è)。邪念。邪說。2.中醫指引起疾病的環境因素:寒邪。風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禍:中(zhòng)邪。4.妖異怪誕:邪魔。邪術。5.古同“斜”。[yé]古同“耶”,疑問詞。[yá]古同“玡”,瑯玡山。[yú]古同“餘”。[xú]古同“徐”,緩慢。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邪馬臺國”的相關詞語
* 邪馬臺國的讀音是:xié mǎ tái guó,邪馬臺國的意思:邪馬臺國 邪馬臺(yé mǎ tái)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 “邪馬臺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
基本解釋
日本古國名。約公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出現在九州北部,公元四世紀末亡于古大和國。邪馬臺國
邪馬臺(yé mǎ tái)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邪馬臺國”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
【邪】:[xié]1.不正當,不正派:邪惡(è)。邪念。邪說。2.中醫指引起疾病的環境因素:寒邪。風邪。3.迷信的人指鬼神給予的災禍:中(zhòng)邪。4.妖異怪誕:邪魔。邪術。5.古同“斜”。[yé]古同“耶”,疑問詞。[yá]古同“玡”,瑯玡山。[yú]古同“餘”。[xú]古同“徐”,緩慢。
【馬】: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2.大:馬蜂。馬勺。3.姓。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