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翰的讀音 遺翰的意思
遺翰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柳頌》序:“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以譏當世之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見疑于后代也。”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以謂翠華不見,賴遺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標之可赴耳。”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觀 金 人遺翰,載在《中州樂府》者,猶嗣前徽。”
- 遺
- 翰
“遺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í hàn]
- 漢字注音:
- ㄧˊ ㄏㄢˋ
- 簡繁字形:
- 遺翰
- 是否常用:
- 否
“遺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網絡解釋
遺翰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柳頌》序:“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以譏當世之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見疑于后代也。”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以謂翠華不見,賴遺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標之可赴耳。”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觀 金 人遺翰,載在《中州樂府》者,猶嗣前徽。”
“遺翰”的單字解釋
【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
【翰】:長而硬的羽毛,古代用來寫字。后來借指毛筆、文字、書信等:翰墨。華翰(對他人來信的美稱)。
“遺翰”的相關詞語
* 遺翰的讀音是:yí hàn,遺翰的意思:遺翰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柳頌》序:“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以譏當世之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見疑于后代也。”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以謂翠華不見,賴遺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標之可赴耳。”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觀 金 人遺翰,載在《中州樂府》者,猶嗣前徽。”
基本解釋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遺翰
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 三國 魏 曹植 《柳頌》序:“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以譏當世之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見疑于后代也。”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以謂翠華不見,賴遺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標之可赴耳。” 姚華 《曲海一勺·明詩》:“觀 金 人遺翰,載在《中州樂府》者,猶嗣前徽。”【遺】:1.遺失;丟失。2.遺漏。3.指失物。4.指散逸的典籍。5.缺漏;失誤。6.遺棄;捨棄。7.遺忘。8.遺留。9.剩餘,未盡。10.指前代遺留的風氣、風格等。11.離開,脫離。參見“遺世”。12.墮,落下;下垂。13.專指死人留下的。14.指帝王臨終遺命。15.謂排泄大小便或精液。16.指便溺。17.廢止。
【翰】:長而硬的羽毛,古代用來寫字。后來借指毛筆、文字、書信等:翰墨。華翰(對他人來信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