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的讀音 道宣的意思
道宣 釋道宣(596-667),俗姓錢,字法遍,原籍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一作丹徒人,自稱吳興人,生于京兆長安。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后。唐代高僧,佛教南山律宗開山之祖,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世稱“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遠播西域。大師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壇為人授戒,撰述疏鈔解釋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為中國的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居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律祖”,而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他以《四分律》為基礎,參考其他各部律典,綜合各家之所長,會通大乘和小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 道
- 宣
“道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o xuān]
- 漢字注音:
- ㄉㄠˋ ㄒㄨ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道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稱說;宣揚。 辭典解釋
道宣 dào xuān ㄉㄠˋ ㄒㄩㄢ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錢,長城(今浙江省長興)?人(一說丹徒人)?。幼年出家。除從慧?和智首修學外,三十歲之前更多方廣學。三十歲以后便開始從事著述,并曾參加玄奘譯場,負責潤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則在律學和佛教史的貢獻。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開創者,撰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四分律刪補隨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學的著作以《續高僧傳》三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內典錄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稱「南山律師」。
網絡解釋
道宣
釋道宣(596-667),俗姓錢,字法遍,原籍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一作丹徒人,自稱吳興人,生于京兆長安。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后。唐代高僧,佛教南山律宗開山之祖,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世稱“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遠播西域。大師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壇為人授戒,撰述疏鈔解釋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為中國的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居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律祖”,而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他以《四分律》為基礎,參考其他各部律典,綜合各家之所長,會通大乘和小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道宣”的單字解釋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宣】:1.公開說出來;傳播、散布出去:宣傳。宣布。宣誓。心照不宣。2.宣召。3.疏導:宣泄。4.(Xuān)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宣筆。宣腿。5.指宣紙:玉版宣(色白質堅的宣紙)。虎皮宣(有淺色斑紋的紅、黃、綠等色的宣紙)。6.姓。
“道宣”的相關詞語
* 道宣的讀音是:dào xuān,道宣的意思:道宣 釋道宣(596-667),俗姓錢,字法遍,原籍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一作丹徒人,自稱吳興人,生于京兆長安。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后。唐代高僧,佛教南山律宗開山之祖,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世稱“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遠播西域。大師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壇為人授戒,撰述疏鈔解釋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為中國的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居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律祖”,而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他以《四分律》為基礎,參考其他各部律典,綜合各家之所長,會通大乘和小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基本解釋
稱說;宣揚。辭典解釋
道宣 dào xuān ㄉㄠˋ ㄒㄩㄢ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錢,長城(今浙江省長興)?人(一說丹徒人)?。幼年出家。除從慧?和智首修學外,三十歲之前更多方廣學。三十歲以后便開始從事著述,并曾參加玄奘譯場,負責潤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則在律學和佛教史的貢獻。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開創者,撰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三卷、《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三卷、《四分律刪補隨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學的著作以《續高僧傳》三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內典錄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稱「南山律師」。
道宣
釋道宣(596-667),俗姓錢,字法遍,原籍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一作丹徒人,自稱吳興人,生于京兆長安。東漢富春侯錢讓之后。唐代高僧,佛教南山律宗開山之祖,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世稱“律祖”。道宣研究戒律,盛名遠播西域。大師一生精持戒律,依佛制筑戒壇為人授戒,撰述疏鈔解釋戒律,大演毗尼,后世尊為中國的律宗初祖。一生中大多數時間居終南山,故世稱“南山律祖”,而中國的律宗也被稱為“南山律宗”。他以《四分律》為基礎,參考其他各部律典,綜合各家之所長,會通大乘和小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宣】:1.公開說出來;傳播、散布出去:宣傳。宣布。宣誓。心照不宣。2.宣召。3.疏導:宣泄。4.(Xuān)指安徽宣城,云南宣威:宣筆。宣腿。5.指宣紙:玉版宣(色白質堅的宣紙)。虎皮宣(有淺色斑紋的紅、黃、綠等色的宣紙)。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