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的讀音 過文的意思
過文 詞語解釋 (1).過渡文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且曲文之中,盡有不就原本增刪,或自填一折,以補原本之缺略,自撰一曲,以作諸曲之過文者。” (2).借指過渡形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雜智·陳乞》:“弒 荼 立 陽生 ,旋弒 陽生 立 壬 。此皆禪國中間過文也。 六朝 之際,此伎倆最熟, 陳乞 其作俑者乎?”
- 過
- 文
“過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wé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過文
- 是否常用:
- 否
“過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過渡文字。 2.借指過渡形式。
網絡解釋
過文
詞語解釋
(1).過渡文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且曲文之中,盡有不就原本增刪,或自填一折,以補原本之缺略,自撰一曲,以作諸曲之過文者。”
(2).借指過渡形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雜智·陳乞》:“弒 荼 立 陽生 ,旋弒 陽生 立 壬 。此皆禪國中間過文也。 六朝 之際,此伎倆最熟, 陳乞 其作俑者乎?”
“過文”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過文”的相關詞語
* 過文的讀音是:guò wén,過文的意思:過文 詞語解釋 (1).過渡文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且曲文之中,盡有不就原本增刪,或自填一折,以補原本之缺略,自撰一曲,以作諸曲之過文者。” (2).借指過渡形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雜智·陳乞》:“弒 荼 立 陽生 ,旋弒 陽生 立 壬 。此皆禪國中間過文也。 六朝 之際,此伎倆最熟, 陳乞 其作俑者乎?”
基本解釋
1.過渡文字。 2.借指過渡形式。過文
詞語解釋(1).過渡文字。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且曲文之中,盡有不就原本增刪,或自填一折,以補原本之缺略,自撰一曲,以作諸曲之過文者。”
(2).借指過渡形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雜智·陳乞》:“弒 荼 立 陽生 ,旋弒 陽生 立 壬 。此皆禪國中間過文也。 六朝 之際,此伎倆最熟, 陳乞 其作俑者乎?”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