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龍的讀音 過山龍的意思
過山龍 (中草藥名)過山龍,又名羊葡萄蔓、草葡萄、茜草、地血、染緋、風車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攀援藤本,長達12m,被褐色絨毛。葉片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12cm,寬3—6cm,表面無毛,背面被密絨毛。頭狀花序較大,2-7個排成圓錐狀;總苞片5層;花管狀,紫色。瘦果有微毛,冠毛紅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 過
- 山
- 龍
“過山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shān lóng]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ㄕㄢ ㄌㄨㄥˊ
- 簡繁字形:
- 過山龍
- 是否常用:
- 否
“過山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茜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 2.虹吸管的通稱。 3.刑具名。 辭典解釋
過山龍 guò shān lóng ㄍㄨㄛˋ ㄕㄢ ㄌㄨㄥˊ 虹吸管的別名。參見「虹吸管」條。
茜草的別名。參見「茜草」條。
拔開酒瓶口軟木塞的螺旋形工具。
《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廣東梳傭又拿上酒來,一個年輕侍者拿了過山龍進來開酒。」
網絡解釋
過山龍 (中草藥名)
過山龍,又名羊葡萄蔓、草葡萄、茜草、地血、染緋、風車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攀援藤本,長達12m,被褐色絨毛。葉片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12cm,寬3—6cm,表面無毛,背面被密絨毛。頭狀花序較大,2-7個排成圓錐狀;總苞片5層;花管狀,紫色。瘦果有微毛,冠毛紅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過山龍”的單字解釋
【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過山龍”的相關詞語
* 過山龍的讀音是:guò shān lóng,過山龍的意思:過山龍 (中草藥名)過山龍,又名羊葡萄蔓、草葡萄、茜草、地血、染緋、風車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攀援藤本,長達12m,被褐色絨毛。葉片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12cm,寬3—6cm,表面無毛,背面被密絨毛。頭狀花序較大,2-7個排成圓錐狀;總苞片5層;花管狀,紫色。瘦果有微毛,冠毛紅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基本解釋
1.茜草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 2.虹吸管的通稱。 3.刑具名。辭典解釋
過山龍 guò shān lóng ㄍㄨㄛˋ ㄕㄢ ㄌㄨㄥˊ虹吸管的別名。參見「虹吸管」條。
茜草的別名。參見「茜草」條。
拔開酒瓶口軟木塞的螺旋形工具。
《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廣東梳傭又拿上酒來,一個年輕侍者拿了過山龍進來開酒。」
過山龍 (中草藥名)
過山龍,又名羊葡萄蔓、草葡萄、茜草、地血、染緋、風車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茜草》)。攀援藤本,長達12m,被褐色絨毛。葉片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5—12cm,寬3—6cm,表面無毛,背面被密絨毛。頭狀花序較大,2-7個排成圓錐狀;總苞片5層;花管狀,紫色。瘦果有微毛,冠毛紅褐色。花期11月至翌年2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過】:1.經過。2.渡過。3.過去。4.婉詞。過世;去世。5.傳遞。6.幫助咽下;和著吃。7.沖刷,漂洗。8.超過,超越。9.過分;太甚。10.極;非常。11.來訪;前往拜訪。12.交往,相處。13.交談。14.到達;前往。15.過失;錯誤。16.失去。17.怪罪,責難。18.轉移。19.傳染。20.度過;過活。21.繼入、贅入或嫁入。參見“過房”、“過門”。22.方言。指母豬生小豬。23.方言。緣故。24.量詞。遍,次。25.用在動詞加“不”或“得”的後面,表示勝過或通過的意思。26.用在動詞後,表示完畢。27.用在動詞後,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並未繼續到現在。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