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的讀音 通雅的意思
通雅 (通雅)《通雅》明代科學家、文字學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庫全書。《通雅》內容廣泛,考證名物、象數、訓詁、音聲等。通雅全書24門:音義、讀書、小學大略、詩說、文章、天文、地理、身體、稱謂、姓名、官制、禮儀、樂曲、樂舞、器用、宮室、飲食、金石、算數、動植物、脈考等,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 通
- 雅
“通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yǎ]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 ㄧㄚ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通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通達高雅。 辭典解釋
通雅 tōng yǎ ㄊㄨㄥ ㄧㄚˇ 才識廣博,品格雅正。
《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等傳.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長文通雅,義格終始。」
書名。明方以智撰,五十二卷。辨證詞語訓詁,取材于先秦諸子、史籍、方志、小說,考證古音古義,論及方言俗語。分門別類,加以訓釋。引文都注明出于何書,體例嚴謹,可供研究古漢語,探討詞源的參考。
網絡解釋
通雅 (通雅)
《通雅》明代科學家、文字學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庫全書。《通雅》內容廣泛,考證名物、象數、訓詁、音聲等。通雅全書24門:音義、讀書、小學大略、詩說、文章、天文、地理、身體、稱謂、姓名、官制、禮儀、樂曲、樂舞、器用、宮室、飲食、金石、算數、動植物、脈考等,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通雅”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雅】:[yǎ]1.合乎規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樂歌,《詩經》中詩篇的一類。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雅教。5.姓。6.交情:無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極:雅以為美。[yā]同“鴉”。
“通雅”的相關成語
“通雅”的相關詞語
* 通雅的讀音是:tōng yǎ,通雅的意思:通雅 (通雅)《通雅》明代科學家、文字學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庫全書。《通雅》內容廣泛,考證名物、象數、訓詁、音聲等。通雅全書24門:音義、讀書、小學大略、詩說、文章、天文、地理、身體、稱謂、姓名、官制、禮儀、樂曲、樂舞、器用、宮室、飲食、金石、算數、動植物、脈考等,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基本解釋
通達高雅。辭典解釋
通雅 tōng yǎ ㄊㄨㄥ ㄧㄚˇ才識廣博,品格雅正。
《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等傳.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
《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長文通雅,義格終始。」
書名。明方以智撰,五十二卷。辨證詞語訓詁,取材于先秦諸子、史籍、方志、小說,考證古音古義,論及方言俗語。分門別類,加以訓釋。引文都注明出于何書,體例嚴謹,可供研究古漢語,探討詞源的參考。
通雅 (通雅)
《通雅》明代科學家、文字學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庫全書。《通雅》內容廣泛,考證名物、象數、訓詁、音聲等。通雅全書24門:音義、讀書、小學大略、詩說、文章、天文、地理、身體、稱謂、姓名、官制、禮儀、樂曲、樂舞、器用、宮室、飲食、金石、算數、動植物、脈考等,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雅】:[yǎ]1.合乎規范的:雅正。2.高尚;不粗俗:文雅。雅致。雅座。3.西周朝廷上的樂歌,《詩經》中詩篇的一類。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情意、舉動:雅意。雅教。5.姓。6.交情:無一日之雅。7.平素:雅善鼓琴。8.很;極:雅以為美。[yā]同“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