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通鑒的讀音 通鑒的意思

    共通的鑒定。
    • tōng
    • jiàn

    “通鑒”的讀音

    拼音讀音
    [tōng jiàn]
    漢字注音:
    ㄊㄨㄥ ㄐㄧㄢˋ
    簡繁字形:
    通鑒
    是否常用:

    “通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共通的鑒定。

    辭典解釋

    通鑒  tōng jiàn  ㄊㄨㄥ ㄐㄧㄢˋ  

    《資治通鑒》的簡稱。參見「資治通鑒」條。

    網絡解釋

    “通鑒”的單字解釋

    】:[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1.鏡子(古代用銅制成)。2.照:水清可鑒。3.仔細看;審察:鑒別。鑒定。4.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引以為鑒。前車之覆,后車之鑒。5.舊式書信套語,用在開頭的稱呼之后,表示請人看信:惠鑒。臺鑒。鈞鑒。

    “通鑒”的相關詞語

    “通鑒”造句

    南宋的通鑒學已初具規模,奠定了以后通鑒學發展的基礎。

    通鑒》乾佑二年,夏,四月,壬午,太白晝見;民有仰視之者,為邏卒所執,史弘肇腰斬之。

    《資治通鑒》司馬光著魏博指揮使楊仁晸,將所部兵戍瓦橋,逾年代歸,至貝州,以鄴都空虛,恐兵至為變,敕留屯貝州。

    之意,改《通志》為《資治通鑒》,附朕親筆書序一篇,勉之,勵之,欽此。

    12月初,他將此書連同所得副產品《通鑒目錄》《通鑒考異》各30卷,及《稽古錄》20卷一并進呈給神宗趙頊。

    《資治通鑒》說他“作文章,援筆立就。

    其中一篇《讀通鑒輯覽書后》,真實地記錄了義和團時期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的情況。

    司馬光《資治通鑒》書影“吐哺握發”:《史記·魯周公世家》載,“然吾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

    《冊府元龜》、《資治通鑒》的記錄與之類似,均不見“遜位”。

    共有三本,一本是《物寶天華》,一本是《資治通鑒》,還有一本是《寒玉玄冰真氣》。

    * 通鑒的讀音是:tōng jiàn,通鑒的意思:共通的鑒定。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