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的讀音 通假字的意思
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于錯字或別字,但這屬于正常的文言現象。
- 通
- 假
- 字
“通假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jiǎ zì]
- 漢字注音:
- ㄊㄨㄙ ㄐㄧㄚˇ ㄗ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通假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字音與本字相同或相近,用來代替本字的字。
網絡解釋
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于錯字或別字,但這屬于正常的文言現象。
“通假字”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通假字”的相關詞語
“通假字”造句
俺從不寫錯字,但俺寫通假字。
中山王銅器銘文中有大量同源詞、諧聲詞、通假字和方言詞,是研究上古音有價值的材料。
作為文字學意義上的異文,主要是指通假字和異體字。
前后呼應,通假字運用得當,新穎。
話音未落,便繼續看自己手中的書,剛巧有個生僻的通假字忘了怎么念,轉頭看向同桌藍蘭:“藍蘭,你看這個字念什么?”。
十道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答案是開放性的,題目中也沒有繁體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話文,總之來說就是很簡單,識字的都會做。
* 通假字的讀音是:tōng jiǎ zì,通假字的意思: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于錯字或別字,但這屬于正常的文言現象。
基本解釋
指字音與本字相同或相近,用來代替本字的字。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還,顧反為女殺彘。”(《曾子殺彘》)句中“女”就代表“汝”。通假字本質上屬于錯字或別字,但這屬于正常的文言現象。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假】:[jiǎ]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假話。假發。假山。假證件。假仁假義。2.假定:假設。假說。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歸。假公濟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規定或經過批準暫時不工作或不學習的時間:請假。暑假。病假。婚假。春節有三天假。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俺從不寫錯字,但俺寫通假字。
中山王銅器銘文中有大量同源詞、諧聲詞、通假字和方言詞,是研究上古音有價值的材料。
作為文字學意義上的異文,主要是指通假字和異體字。
前后呼應,通假字運用得當,新穎。
話音未落,便繼續看自己手中的書,剛巧有個生僻的通假字忘了怎么念,轉頭看向同桌藍蘭:“藍蘭,你看這個字念什么?”。
十道選擇題,每題四個選項,答案是開放性的,題目中也沒有繁體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話文,總之來說就是很簡單,識字的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