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夷的讀音 逐夷的意思
逐夷 逐夷即鱁鮧,河豚肉。《南齊書·良政傳·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后》:“蓋鯸鮧,河豚白。蜜漬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氣。貧家不易得。鯸鮧誤為鱁鮧,又作逐夷。”
- 逐
- 夷
“逐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ú yí]
- 漢字注音:
- ㄓㄨˊ 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逐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即鱁鮧,河豚肉。 2.腌魚腸。
網絡解釋
逐夷
逐夷即鱁鮧,河豚肉。《南齊書·良政傳·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后》:“蓋鯸鮧,河豚白。蜜漬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氣。貧家不易得。鯸鮧誤為鱁鮧,又作逐夷。”
“逐夷”的單字解釋
【逐】:1.追趕:追逐。逐鹿。隨波逐流。2.驅逐:逐客令。逐出門外。3.挨著(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條說明。4.姓。
【夷】:1.平坦;平安:化險為夷。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夷彈。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夷滅。夷族。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夷。四夷。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夷情。華夷雜處。6.姓。
“逐夷”的相關詞語
* 逐夷的讀音是:zhú yí,逐夷的意思:逐夷 逐夷即鱁鮧,河豚肉。《南齊書·良政傳·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后》:“蓋鯸鮧,河豚白。蜜漬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氣。貧家不易得。鯸鮧誤為鱁鮧,又作逐夷。”
基本解釋
1.即鱁鮧,河豚肉。 2.腌魚腸。逐夷
逐夷即鱁鮧,河豚肉。《南齊書·良政傳·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書后》:“蓋鯸鮧,河豚白。蜜漬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氣。貧家不易得。鯸鮧誤為鱁鮧,又作逐夷。”【逐】:1.追趕:追逐。逐鹿。隨波逐流。2.驅逐:逐客令。逐出門外。3.挨著(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條說明。4.姓。
【夷】:1.平坦;平安:化險為夷。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夷彈。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夷滅。夷族。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夷。四夷。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夷情。華夷雜處。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