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正的讀音 返正的意思
返正 fǎn zhèng 返正 (1).指帝王復位。 唐 許堯佐《柳氏傳》:“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翊乃遣使間行求柳氏。” 明 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一·丞相》:“武后改仆射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復舊名。” 清 侯方域《于謙論》:“已而英宗還,退居南宮。七年,景帝崩,南宮返正,殺于謙。” (2).返歸己方。 宋 文天祥《集杜詩·<贛州>序》:“六月,大捷于雩都,進攻興國縣,縣返正,于是駐屯。”
- 返
- 正
“返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ǎn zhèng]
- 漢字注音:
- ㄈㄢˇ ㄓㄥ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返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指帝王復位。 2.返歸己方。
網絡解釋
返正
fǎn zhèng
ㄈㄢˇ ㄓㄥˋ
返正
(1).指帝王復位。
唐 許堯佐《柳氏傳》:“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翊乃遣使間行求柳氏。”
明 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一·丞相》:“武后改仆射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復舊名。”
清 侯方域《于謙論》:“已而英宗還,退居南宮。七年,景帝崩,南宮返正,殺于謙。”
(2).返歸己方。
宋 文天祥《集杜詩·<贛州>序》:“六月,大捷于雩都,進攻興國縣,縣返正,于是駐屯。”
“返正”的單字解釋
【返】:回:往返。遣返。流連忘返。一去不復返。我于13日返京。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返正”的相關成語
“返正”的相關詞語
* 返正的讀音是:fǎn zhèng,返正的意思:返正 fǎn zhèng 返正 (1).指帝王復位。 唐 許堯佐《柳氏傳》:“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翊乃遣使間行求柳氏。” 明 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一·丞相》:“武后改仆射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復舊名。” 清 侯方域《于謙論》:“已而英宗還,退居南宮。七年,景帝崩,南宮返正,殺于謙。” (2).返歸己方。 宋 文天祥《集杜詩·<贛州>序》:“六月,大捷于雩都,進攻興國縣,縣返正,于是駐屯。”
基本解釋
1.指帝王復位。 2.返歸己方。返正
fǎn zhèngㄈㄢˇ ㄓㄥˋ
返正
(1).指帝王復位。
唐 許堯佐《柳氏傳》:“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翊乃遣使間行求柳氏。”
明 沈德符《野獲編·內閣一·丞相》:“武后改仆射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復舊名。”
清 侯方域《于謙論》:“已而英宗還,退居南宮。七年,景帝崩,南宮返正,殺于謙。”
(2).返歸己方。
宋 文天祥《集杜詩·<贛州>序》:“六月,大捷于雩都,進攻興國縣,縣返正,于是駐屯。”
【返】:回:往返。遣返。流連忘返。一去不復返。我于13日返京。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