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讀音 過年的意思
過年 (接力出版社出版圖書)《過年》是2006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那多。該書主要講述了有關未知生物的科幻故事。 過年 (漢語詞匯)過年習俗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年節起源于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古人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天地神靈以及祖先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古人重視信仰與祭祀,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定為一年之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祝祈年活動,以表達對神靈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豐收。后由于歷法變動,新年通常指陰歷正月。 年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的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的之年。除夕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尾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守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在南方大年三十交新歲稱為過年,大年初一是新年。過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對,表示舊一年將過去,新一年將到來。
- 過
- 年
“過年”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uò niá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ㄛˋ ㄋㄧㄢˊ
- 簡繁字形:
- 過年
- 是否常用:
- 是
“過年”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過年 guònián
(1) [celebrate the New Year]∶在新年或春節進行慶祝活動
(2) [spend the New Year]∶度過新年或春節
過年 guònián
[next year] 明年
這孩子過年該上學了
辭典解釋
過年 guò nián ㄍㄨㄛˋ ㄋㄧㄢˊ 度過除夕。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別人家多歡歡喜喜過年,獨有他家煩煩惱惱。」
在新年里慶祝、作樂的活動。
過年 guò nian ㄍㄨㄛˋ ˙ㄋㄧㄢ 明年。
如:「反正我們過年還會來的,又不是以后就見不著了。」
網絡解釋
過年 (接力出版社出版圖書)
《過年》是2006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那多。該書主要講述了有關未知生物的科幻故事。
過年 (漢語詞匯)
過年習俗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年節起源于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古人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天地神靈以及祖先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古人重視信仰與祭祀,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定為一年之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祝祈年活動,以表達對神靈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豐收。后由于歷法變動,新年通常指陰歷正月。
年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的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的之年。除夕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尾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守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在南方大年三十交新歲稱為過年,大年初一是新年。過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對,表示舊一年將過去,新一年將到來。
“過年”的單字解釋
【過】:[guò]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7.探望;拜訪:過訪。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10.傳染:這個病過人。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guo]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guō]姓。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過年”的相關成語
“過年”的相關詞語
“過年”造句
真的過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腳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聲聲問候的話語間,在震動山河的鞭炮聲中,在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的年夜飯的壯觀場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廟會人群里。
我聽了,氣得“啪”地一聲放下電話,心想:“哪有連過年也不回家的,真是的!”。
七爹,才過年,怎么就氣鼓鼓的,臉像**米鍋似的。
大樹上的蘋果好像那過年用的紅燈籠。
爆竹是春節中最具有過年味道的標志,每當進了臘月,聽到各處集市上不斷響起的的爆竹聲,人們常常會說:有年味了!春節的凌晨,家家戶戶開門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國特產,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菊花的形狀很特別,有像過年時放的煙花、有像媽媽打毛線衣的毛線團、還有的像少女頭上的卷發。美麗極了!
你知道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嗎?傳說“年”是一種怪獸,它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傷害人們的性命,人們發現它有三怕,怕紅色、光、聲音。人們就用鞭炮的光、聲音和顏色嚇跑“年”。
媽媽正在為我們準備過年的禮物。
過年過節樂融融,防火工作莫放松。
只與人家賽種田,莫與人家比過年。
* 過年的讀音是:guò nián,過年的意思:過年 (接力出版社出版圖書)《過年》是2006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那多。該書主要講述了有關未知生物的科幻故事。 過年 (漢語詞匯)過年習俗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年節起源于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古人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天地神靈以及祖先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古人重視信仰與祭祀,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定為一年之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祝祈年活動,以表達對神靈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豐收。后由于歷法變動,新年通常指陰歷正月。 年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的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的之年。除夕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尾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守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在南方大年三十交新歲稱為過年,大年初一是新年。過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對,表示舊一年將過去,新一年將到來。
基本解釋
過年 guònián
(1) [celebrate the New Year]∶在新年或春節進行慶祝活動
(2) [spend the New Year]∶度過新年或春節
過年 guònián
[next year] 明年
這孩子過年該上學了
辭典解釋
過年 guò nián ㄍㄨㄛˋ ㄋㄧㄢˊ度過除夕。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別人家多歡歡喜喜過年,獨有他家煩煩惱惱。」
在新年里慶祝、作樂的活動。
明年。
如:「反正我們過年還會來的,又不是以后就見不著了。」
過年 (接力出版社出版圖書)
《過年》是2006年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那多。該書主要講述了有關未知生物的科幻故事。過年 (漢語詞匯)
過年習俗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年節起源于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古人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天地神靈以及祖先神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古人重視信仰與祭祀,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定為一年之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祝祈年活動,以表達對神靈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豐收。后由于歷法變動,新年通常指陰歷正月。年節是中國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的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的之年。除夕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年尾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守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在南方大年三十交新歲稱為過年,大年初一是新年。過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才對,表示舊一年將過去,新一年將到來。

【過】:[guò]1.從一個地點或時間移到另一個地點或時間;經過某個空間或時間:過來。過去。過河。過橋。過年。過節。日子越來越好過了。2.從甲方轉移到乙方:過戶。過賬。3.使經過(某種處理):過羅。過篩子。過濾。過淋。過磅。過秤。過油肉。過過數兒。4.用眼看或用腦子回憶:過目。把昨天的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5.超過(某個范圍和限度):過分。過期。過猶不及。樹長得過了房。6.分子結構中有過氧基(—O—O—)結構的:過硫酸根(SO5-)。過氧化氫(H2O2)。7.探望;拜訪:過訪。8.去世:老太太過了好幾天了。9.過失(跟“功”相對):過錯。記過。勇于改過。10.傳染:這個病過人。11.用在動詞后,表示經過:走過廣場。把他送過了橋。12.用在動詞后,表示掉轉方向:翻過一頁。他回過頭看了看。13.用在動詞后,表示超過或勝過:我比不過你。一匹馬比得過兩頭驢。[guo]1.用在動詞后,表示完畢:吃過飯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經開過了。2.用在動詞后,表示某種行為或變化曾經發生,但并未繼續到現在:他去年來過北京。我們吃過虧,上過當,有了經驗了。[guō]姓。
【年】:1.時間的單位,公歷1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平年365日,閏年366日,每4年有1個閏年:今年。去年。2.用于計算年數:三年五載。在廣州住了兩年。3.每年的:年會。年鑒。年產量。4.歲數:年紀。年齡。忘年交。益壽延年。5.一生中按年齡劃分的階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時期;時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莊稼的收成:年成。年景。豐年。歉年。8.年節:新年。過年。給大家拜年。9.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糕。年貨。年畫。10.姓。
真的過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腳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聲聲問候的話語間,在震動山河的鞭炮聲中,在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的年夜飯的壯觀場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廟會人群里。
我聽了,氣得“啪”地一聲放下電話,心想:“哪有連過年也不回家的,真是的!”。
七爹,才過年,怎么就氣鼓鼓的,臉像**米鍋似的。
大樹上的蘋果好像那過年用的紅燈籠。
爆竹是春節中最具有過年味道的標志,每當進了臘月,聽到各處集市上不斷響起的的爆竹聲,人們常常會說:有年味了!春節的凌晨,家家戶戶開門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國特產,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菊花的形狀很特別,有像過年時放的煙花、有像媽媽打毛線衣的毛線團、還有的像少女頭上的卷發。美麗極了!
你知道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嗎?傳說“年”是一種怪獸,它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傷害人們的性命,人們發現它有三怕,怕紅色、光、聲音。人們就用鞭炮的光、聲音和顏色嚇跑“年”。
媽媽正在為我們準備過年的禮物。
過年過節樂融融,防火工作莫放松。
只與人家賽種田,莫與人家比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