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厲之志的讀音 蹈厲之志的意思
【解釋】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出處】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 蹈
- 厲
- 之
- 志
“蹈厲之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o lì zhī zhì]
- 漢字注音:
- ㄉㄠˋ ㄌㄧˋ ㄓ ㄓˋ
- 簡繁字形:
- 蹈厲之志
- 是否常用:
- 否
“蹈厲之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蹈厲之志 dào lì zhī zhì ㄉㄠˋ ㄌㄧˋ ㄓ ㄓˋ 蹈厲,踏地猛烈,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蹈厲之志比喻奮發前進的志向。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蓋其流風之未泯歟。」
網絡解釋
【解釋】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出處】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蹈厲之志”的單字解釋
【蹈】:1.踐踏;踩:赴湯蹈火。重蹈覆轍。循規蹈矩。2.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厲】:同“厲”。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蹈厲之志”的相關詞語
* 蹈厲之志的讀音是:dào lì zhī zhì,蹈厲之志的意思:【解釋】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出處】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辭典解釋
蹈厲之志 dào lì zhī zhì ㄉㄠˋ ㄌㄧˋ ㄓ ㄓˋ蹈厲,踏地猛烈,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蹈厲之志比喻奮發前進的志向。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蓋其流風之未泯歟。」
【解釋】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出處】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蹈】:1.踐踏;踩:赴湯蹈火。重蹈覆轍。循規蹈矩。2.跳動:舞蹈。手舞足蹈。
【厲】:同“厲”。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