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提河的讀音 跋提河的意思
跋提河 bá tí hé 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羅國 境內 阿利羅跋提河 (《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顧況 《如意輪畫贊序》:“茲山純白,厥草肥膩,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長仙園 在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 跋
- 提
- 河
“跋提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 tí hé]
- 漢字注音:
- ㄅㄚˊ ㄊㄧˊ ㄏㄜ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跋提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代拘尸那揭羅國境內阿利羅跋提河(《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印度。
網絡解釋
跋提河
bá tí hé
ㄅㄚˊ ㄊㄧˊ ㄏㄜˊ
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羅國 境內 阿利羅跋提河 (《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顧況 《如意輪畫贊序》:“茲山純白,厥草肥膩,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長仙園 在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跋提河”的單字解釋
【跋】: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于評介、鑒定、考釋之類:跋語。題跋。本書的跋寫得很精彩。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內河。運河。護城河。一條河。2.指銀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黃河:河西。河套。4.姓。
“跋提河”的相關詞語
* 跋提河的讀音是:bá tí hé,跋提河的意思:跋提河 bá tí hé 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羅國 境內 阿利羅跋提河 (《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顧況 《如意輪畫贊序》:“茲山純白,厥草肥膩,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長仙園 在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基本解釋
古代拘尸那揭羅國境內阿利羅跋提河(《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印度。跋提河
bá tí héㄅㄚˊ ㄊㄧˊ ㄏㄜˊ
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羅國 境內 阿利羅跋提河 (《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顧況 《如意輪畫贊序》:“茲山純白,厥草肥膩,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長仙園 在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跋】: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于評介、鑒定、考釋之類:跋語。題跋。本書的跋寫得很精彩。
【提】:[tí]1.垂手拿著有環、柄或繩套的東西:提壺。提燈。提籃。提包。提盒。提綱挈領。2.引領(向上或向前等):提心吊膽。提升。提挈。提攜。3.說起,舉出:提起。提出。提醒。提倡。提議。提名。提案。提要。4.將犯人從關押之處帶出來:提審。提犯人。5.率領,調遣:提兵。6.取出:提取。提貨。7.漢字筆形之一,即挑。8.舀取油、酒等液體的一種用具:油提。酒提。9.古代鼓名:“師帥執提”。10.姓。[dī]〔提防〕小心防備。[dǐ]投擲:“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內河。運河。護城河。一條河。2.指銀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黃河:河西。河套。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