趡怎么讀 趡的意思
“趡”字共有1個讀音:
[cuǐ]

漢字 | 趡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ㄨㄟˇ |
部首 | [走] 走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8 |
異體字 | 踓 |
字形結構 | 左下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DA1 |
其它編碼 | 五筆:fhwy 倉頡:goog 鄭碼:boni 四角:40801 |
筆順編碼 | 12121343241112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丨一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 豎 橫 撇 捺 撇 豎 點 橫 橫 橫 豎 橫 |
趡字的意思
1.奔跑:“蔑蒙踴躍,騰而狂趡。”
2.中國春秋時魯國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和鄒城市之間。
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趡
cuǐ ㄘㄨㄟˇ
奔跑:“蔑蒙踴躍,騰而狂趡。”中國春秋時魯國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和鄒城市之間。英語 pla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ancien lieu du Shandong)?
趡字的詳細解釋
趡字的辭典解釋
趡ㄘㄨㄟˇcuǐ動
奔跑。《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糾蓼叫奡蹋以艐路兮,蔑蒙踴躍騰而狂趡。」
名地名。春秋時魯地。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鄒縣一帶。
康熙字典解釋
趡【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正韻》千水切《集韻》《韻會》取水切,??音踓。《說文》動也。
又地名。《左傳·桓十七年》公會邾儀父,盟于趡。《註》趡,魯地。
又《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音唯。走貌。與踓同。《史記·司馬相如傳》蔑蒙踴躍,騰而狂趡。《註》趡,走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趡【卷二】【走部】
動也。從走隹聲。《春秋傳》曰:“盟于趡。”趡,地名。千水切
說文解字注
(趡)動也。楊雄河東賦曰。神騰鬼趡。師古子??才??二反。按說文有趡無趭。廣雅釋室。騰趭犇也。曹音子肖。今疑趭恐誤字。子肖恐誤音耳。然大人賦曰。騰而狂趭。師古音醮。吳都賦。狂趭獷猤。李子召反。則古非無趭字矣。從走。隹聲。千水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盟于趡。見桓十七年。陸翠軌反。趡地名。此三字後人增。
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