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牘的讀音 赤牘的意思
赤牘 chì dúㄔㄧˋ ㄉㄨˊ 赤牘(赤牘) (1).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2).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 赤
- 牘
“赤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ì dú]
- 漢字注音:
- ㄔˋ ㄉㄨˊ
- 簡繁字形:
- 赤牘
- 是否常用:
- 否
“赤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尺牘。赤,通"尺"。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2.尺牘。赤,通"尺"。指書信。
網絡解釋
赤牘
chì dúㄔㄧˋ ㄉㄨˊ
赤牘(赤牘)
(1).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2).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赤牘”的單字解釋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牘】:1.古代寫字用的木簡。2.公文;書信:文牘。尺牘。
“赤牘”的相關詞語
* 赤牘的讀音是:chì dú,赤牘的意思:赤牘 chì dúㄔㄧˋ ㄉㄨˊ 赤牘(赤牘) (1).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2).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基本解釋
1.尺牘。赤,通"尺"。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2.尺牘。赤,通"尺"。指書信。赤牘
chì dúㄔㄧˋ ㄉㄨˊ赤牘(赤牘)
(1).尺牘。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2).尺牘。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千里,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2.泛指紅色:赤小豆。面紅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赤衛隊。4.忠誠:赤膽。赤誠。5.光著;露著(身體):赤腳。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無足赤。8.姓。
【牘】:1.古代寫字用的木簡。2.公文;書信:文牘。尺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