赒濟的讀音 赒濟的意思
赒濟 zhōu jì 赒濟 接濟,救助。《新唐書·薛戎傳》:“悉奉稟周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既病,以所有分遺之曰:‘吾死矣,可持為歸資!’眾皆哭而去。”《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 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 楊朔 《雪花飄飄》:“本來想多赒濟點,偏趕上青黃不接,糧食也緊,就能拿出這點。”
- 赒
- 濟
“赒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jì]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賙濟
- 是否常用:
- 否
“赒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接濟,救助。 辭典解釋
赒濟 zhōu jì ㄓㄡ ㄐㄧˋ 救濟。《新唐書.卷一六四.薛戎傳》:「悉奉稟赒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也作「周濟」。
反義詞
榨取
網絡解釋
赒濟
zhōu jì ㄓㄡ ㄐㄧˋ
赒濟
接濟,救助。《新唐書·薛戎傳》:“悉奉稟周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既病,以所有分遺之曰:‘吾死矣,可持為歸資!’眾皆哭而去。”《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 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 楊朔 《雪花飄飄》:“本來想多赒濟點,偏趕上青黃不接,糧食也緊,就能拿出這點。”
“赒濟”的單字解釋
【赒】:同“周”。現在通常寫作周。
【濟】:[jì]1.過河;渡:同舟共濟。2.救;救濟:接濟。緩不濟急。3.(對事情)有益;成:無濟于事。假公濟私。[jǐ]1.濟水,古水名,發源于今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的濟水的河道。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得名。2.姓。
“赒濟”的相關詞語
* 赒濟的讀音是:zhōu jì,赒濟的意思:赒濟 zhōu jì 赒濟 接濟,救助。《新唐書·薛戎傳》:“悉奉稟周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既病,以所有分遺之曰:‘吾死矣,可持為歸資!’眾皆哭而去。”《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 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 楊朔 《雪花飄飄》:“本來想多赒濟點,偏趕上青黃不接,糧食也緊,就能拿出這點。”
基本解釋
接濟,救助。辭典解釋
赒濟 zhōu jì ㄓㄡ ㄐㄧˋ救濟。《新唐書.卷一六四.薛戎傳》:「悉奉稟赒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也作「周濟」。
反義詞
榨取赒濟
zhōu jì ㄓㄡ ㄐㄧˋ赒濟
接濟,救助。《新唐書·薛戎傳》:“悉奉稟周濟內外親,無疏遠皆歸之,既病,以所有分遺之曰:‘吾死矣,可持為歸資!’眾皆哭而去。”《水滸傳》第十一回:“ 林沖 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濟,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處去?’” 楊朔 《雪花飄飄》:“本來想多赒濟點,偏趕上青黃不接,糧食也緊,就能拿出這點。”
【赒】:同“周”。現在通常寫作周。
【濟】:[jì]1.過河;渡:同舟共濟。2.救;救濟:接濟。緩不濟急。3.(對事情)有益;成:無濟于事。假公濟私。[jǐ]1.濟水,古水名,發源于今河南,流經山東入渤海。現在黃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來的濟水的河道。今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從濟水得名。2.姓。